君子于役

原文: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插画-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理解:

挚爱的丈夫服兵役去了,没有期限。什么时候能回来呢?每到黄昏时,鸡儿回窝,牛羊下来。服兵役的你没回来,怎能又不让我思念!

挚爱的丈夫服兵役去了,没日没月。什么时候能相聚呢?每到黄昏时。鸡儿回栏,牛羊归聚,服兵役的你没回来,会不会受饥受渴呢?

阅读理解:

1、这是一首思妇之辞(农家妇女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表现了一位农家妇女对长期服役在外的深情思念和热切关心,从家庭生活方面反映了当时频繁战争和徭役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2、全诗是农家妇女的独白,用陈述语气极言丈夫外出服役之久,而归来则遥遥无期;用疑问语气表达殷切的期望又有无可奈何的凄苦;用反问语气强化难以排遣的思念;朴素的语言将思念之情表达的细致腻真切。

3、诗中的景物构成一幅山村晚归图,太阳下山,鸡儿进窝,牛羊归来,正是劳动结束,一家人团聚的时光,然而“君子于役”无法归来,渲染了思妇孤独凄苦的氛围,也具有衬托比喻的作用,突出了女主人公的思念之苦。


君子于役-思维导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