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时,我认识一位系主任,姓王,他酷爱诗歌,喜欢临场发挥。问题在于,他没有曹植七步成诗的天赋。每当“吟”不出来的时候,就用“啊”代替。
有一次,他在讲台上,一连“啊”了几十次,我和同学们都快憋疯了。
我佩服其勇气,但他的确不适合吟诗。
因为,他没有思路。
1
在文章的写作中,思路是非常关键的节点。
没有思路有几大表现:
(1)写不出。
大脑里一团乱麻,各种想法混在一起。让人难以落笔,一个开头难于上青天。
(2)感觉差。
一篇文章好不好,作者最清楚。如果自己都觉得不好,读者更不会满意。
(3)太随意。
有的人写文章,会跟着感觉走。彻底放飞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而不去考虑该不该写。
这样的文章,会因为随意,而没有整体,缺乏逻辑。
当然,一些大神,吃着火锅唱着歌,“随意”写一下,就是爆款。那只能说明一点,大神表面随意,笔下刻意。
所以,没有思路,真写不出好文章。
2
个人理解,思路是一个人思考的顺序。写文章时,可根据这个顺序,来输出文字。
常见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事件顺序、逻辑顺序。
(1)时间顺序:与人有关。
传记、历史传奇等,都是按照时间的顺序写的。
如果你的文章,是关于人物的,可根据时间顺序。
从出生一直写到某个节点。也可以在开篇,截取人生一个片段,进行描写,勾起读者兴趣后,再使用倒叙,交待这个时间前面的内容。
(2)事件顺序:与事有关。
小说、故事,都是由事件组成的,繁简程度,取决于事件的多少。
如果你的文章,是讲述一件事的,就可以根据事情发展的经过,从头到尾来讲述。
(3)逻辑顺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许多公号文、议论文,都是沿用这个思路写的。读者会感觉非常清晰,一口气读完后,觉得酣畅淋漓。
但有的文章,读完之后,会觉得不对劲。这时,就该想到,可能逻辑顺序有问题。
3
知道了这些顺序,还不能保证写出文章。
想真正掌握这种写作顺序,就需要大量的练习。
时下,刻意练习的提法非常流行。
在这里,也建议你“刻意练习”:先大量阅读优秀文章,摸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具体来说,问自己几个问题:
(1)这篇文章,主要按什么顺序写的?
(2)讲述的部分,是什么顺序?
(3)议论的部分,是什么顺序?
弄明白这些之后,自己也可以模仿来写。
建议:每天抽出时间,剖析文章。一天、两天可能不会发现有什么用,但坚持久了,就会深有体会。
如果你彻底没思路,可以暂时不写。集中精力研究别的作者怎么写的,先写的什么,后写的什么,为什么。
研究透了,自己就会收获。然后,尝试写短一点的文章,将学到的内容应用一下。
......
写文章,譬如婴儿学步,不必急着跑。一步一步走好,姿态可能不优美,但走得熟了,就会慢慢会走。等掌握了走路,再去学跑步。
慢慢来,总会写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