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的时间进入大学竟然也有两个多月了,我把我生命中的另一半:文字,丢弃了两个月,不过今天,我要重拾我所谓的老本行,再剖析自己和这个世界吧。
五个月前,我们被那场所谓的青春的试卷改变了人生的轨迹,我们疯狂,在彼此的升学宴上送上祝福,我们觉得我们终于逃离了书本,逃离了考试,逃离了被老师成天唠叨的恐惧,放下书包,去网吧,KTV彻夜不归,我们假装以为我们的翅膀很硬了,可以正大光明的“闯荡江湖了”,殊不知离开的正是“被保护的天堂”。
曾有一位学生问到老师,为什么今天的作家里产生不了鲁迅、郭沫若。沈雁冰这样才华横溢的大师呢?老师思忖了一下回答说:或许那是因为他们还没有老,还没有死。是啊,想想我们的人生经历,一身素衣来,两袖清风去,我们的智慧化成了醒世恒言的名句和哲理,又或者是科学进取方向指点迷津的灯塔,我们除了留下这些,还真没什么值得世界铭记我们的事情。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谁也逃离不了利己主义,这是一定的,前几天,金庸老先生去了,他给我们传递的东西已经太多太多了,有人说,代表着90年代的事物正在慢慢消失,一个时代正在过去,仔细想想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因为行侠仗义,快意恩仇已经不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很多能给人心极大安慰的事情只能永久定格在书上,没有什么是永垂不朽,时代总是过去,所有的序章和后记,都索然无味。这大概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缺陷,才显得这种精神越发凝重,越耐人寻味吧......
我们在接触一个新鲜群体或者素未谋面的人时,总是幻想着对方可以好看点,这样就会感觉更有兴趣一些,对长的好看的人,我们会本能地给予更积极的反应。是的,这并不公平,但这是人性。我没有别的优点,就是很有自知之明,所以我觉得我不该拥有的,我就绝不去触碰它,我向来是以最坏的看法来看待自己,因为这个看法,我放弃了很多次我应该去争取的东西,我发现我变得越来越与世无争,心有猛虎,却不想迈近蔷薇一步,这不是丧的情绪,这也是生命中的容错率,可能我对别人的一点点的小鼓励都会很敏感吧,但我觉得那是一点小小的温暖,如果稍微去适应别人的生活,就发现越来越普通,越发的消沉,总是削足适履的去生活,活得累不说,还很艰难。晚上可以迷茫,白天只能逞强。可能是我自己人格的原因,我总是在遭受各种异样的眼光,爸,妈,你们不觉得你们生的这个儿子如同个怪物一样,有时候很开朗,有时候很悲观,初中时作为差等生考进了五中,高中时作为专科生变成了本科生。你们的儿子每每想到这些,都特别想不去面对了,不过我觉得,这还是生命中的容错机制,也正是这些矛盾,才能塑造出我今天的这个样子。
大龙啊,按照惯例,这段话,还是你心里的“大龙”跟你说的:其实人生的一辈子啊,会遇到很多的人,就像你买衣服一样,很漂亮,但你穿不进;不是很漂亮,却处处合身,老天肯定是觉得现在的“天气”你还是可以扛住的,所以你还没能找见合适的”衣服”,所以别着急,做人别太直,也别太傻的去认真,贤者之境也许就是亦正亦反,亦淡亦咸之间啊。你是个善良的人,却不是个乐观的人,那有时候就别扛着了。没事,这同样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容错率,你也只有经历这些错误,才能被生存法则准许,活在这个世上。以后的生活更长,尽情的去“错”吧,挫,是成长之母......
你的心中有星辰大海,
如棉花糖般柔软,
因温柔引发的力量,
那才是强者。
2018.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