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
中原焦点团队李凯悦,网络初期28期,坚持分享第126天。
十一期间,和一个嫂子聊天聊到她和侄女的关系上。母女俩一直一来在家都是吵吵闹闹,我们都知道也成为了习惯。在现在看来,侄女有个多么想让她妈妈改变的心呀 。
嫂子一直全职在家,侄女从小就处处挑剔嫂子,嫂子呢也心生不满,感觉孩子太不懂事,事事处处找事。比如,侄女天天生气的是自己妈放弃自己的身材管理,放弃自己的生活自律。
谈到一个细节时,嫂子说有一天她看到一个很好的故事,故事是一个孩子父母很不好,结果孩子后天改变了,也带动了父母了的改变。我问嫂子:你把这个发给孩子的目的是什么?嫂子:我想让她看看这篇文章中孩子做的多好。我说:孩子在一定年龄后确实应该关注自己的改变,但如果我是孩子,我看到你转发的这篇文章时,你想听听我的感受吗?嫂子说:你说吧,我:你看看人家做多好,人家的父母还那么差劲。你怎么还天天在家争吵、厉害。等等。嫂子一听笑了说了句:那我就是这样啊。从这个对话中,我也找到了自己以前看到某些文章转给孩子,孩子不愿意看的感受。继续的聊天中,嫂子也意识到,孩子为什么老是和她吵,其实孩子有一颗希望妈妈更好的心,如果孩子眼中没有自己,那么她还能看到妈妈吗?争吵虽不是有效的沟通,但也要关注孩子的用心。同时,嫂子也意识到,这么多年,抱怨老公、抱怨孩子并不没能改变生活,也使自己一直处于不舒服的状态生活中。
身边有挺多人,遇到问题时总是找别人的原因,而没有聚焦在自身问题处理上,这样的好处是分散了问题发生时的责任和义务,不好之处是一直停留在问题上,问题未能解决,下次有可能还会遇到同样的事情。
借于自己的水平有限,帮不了多少忙,就把刘老师的微信推荐给了嫂子,希望她能自己主动去学习,能学着处理自己的情绪,找自身解决之道,也相信她能解决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