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待游戏:情感真实比观念正确,更显价值

真实的情感体验,胜过正确的观念。正如,只有感动自己的真实心得,才会引发读者的共鸣。今天就来讨论一下关于“游戏与生活“这个话题。

游戏方方面,喜爱哪一面?

体验感,新鲜感,猎奇心,视觉享受,对未知的探索,求知欲……

可以这么说,我审视事物的角度,是从利益而非害处出发。
当然,未吃过亏的人就谈不上真正懂得现实生活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我们常常听说到的励志语录:“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成长虽然带有挫折的痛楚与泪水,但是必不可少。
正如上面这句话,少了哪一段经历,就会缺了思想觉悟的相关链接,是不可能有今日的感受。”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有梅花扑鼻香。”需要看见失利背后所教会自己的,而非一味关注暂时落后的负面影响,因为后者的消极暗示真的很伤人。

真实比正确更有价值

我是真心喜欢游戏,就像喜欢练字和写日记

虽然在传统家长眼里,读书写字才是他们的推崇,玩乐似乎一无是处,不过这也体现出了他们爱子心切的焦虑心理——担心子女玩物丧志,影响前程。
他们不理解的是,作为新生代的子女,也会有自我辨识的经验累积和成长能力。父母们不相信,成长过程中的必要挫折(自然经历,而非故意打击)对孩子坚强心性的”钙质吸收“的积极作用。
似乎把孩子所有的挫折移除,就能助子女一步登天——这是”成长剥夺“。家长要有适当的指引,同时结合让孩子亲自体验的经历,也是少不了的有益“人生探索”。
父母有自身成长年代的思维定式和认知框架,同样,我也有属于自己的狭隘认知,人无完人嘛。
就像父与子站在数字”6”的两端,彼此说服不了对方。孰是孰非?只因立场不同,也正因为人们都不愿意尝试交换视角,才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乃至世界上的战争冲突。

发掘事物的存在价值,利益最大化

哪怕是像鸦片这种害人不浅的毒品,只要运用在正道上,加强管制,也能发挥积极的社会生活效用。更何况游戏,这一互联网和计算机发展的时代产物?
我们需要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至于如何实现这利益与负面影响的平衡,就需要个人的智慧。智慧何存?从生活历练中自个儿去领悟。

我的游戏心得

我干啥比较开心?玩游戏,而且必须要随意,不执着,轻松心态和自在。
如此,方能在失去游戏中众多流派玩法的“机会成本”前提下,细细品味属于初心的心悦感觉,回报体现在“有失必有得”的哲理之中。
也许很多时候,我会心猿意马,徘徊与抉择培养哪个角色和流派之间,也曾困惑于“沉没成本”使自己有前功尽弃的负罪感。不过,这也很好理解——正是因为过去的大胆尝试,才有了现在的清醒觉知,了解到哪个决定是符合当下的感觉。更能明白:游戏重在心情的愉悦。
但凡与之相悖,就不值得继续无谓的执着,哪怕角色培养的成就如何强大。因为,这不过是一款游戏,及时止损,就意味着心灵的释然和收获的再度开始。
人,就是这样成长开来的,要学会辨明自己的真心。

游戏与个人成长

游戏迷人?人迷游戏?

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想要成为的模样,只是自己尚未发现真实的想要,导致盲目追随普世价值观的推崇。
正是因为自我的迷茫,无法自我融洽地独立生活,导致有的人选择了暂时的打发时间,游戏就成了逃避现实的最好消遣。

直面真心,自我满足

就像科学家这个职业,如若在其位者不能从科技研发过程中,获得内心的满足感,那么,他就不该走上这条伟大的康庄大道。他所应该做的,是顺从内心的引导,从事能获得内心奖赏的职业——随心而行。

思考题

人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依然有很多人想要进国家烟草局上班。
尽管家长们都痛恨游戏产品让子女荒废学业,国家依然没有明令禁止。
这里面蕴含着怎样的道理?
关键在于,人与人之间认知的不同。
有人通过烟草发财,有人消费烟草;有人玩物丧志,有人借助游戏元素,设计新画风的画作。
亲爱的读者,你对于事物的审视,是从消费角度思考?还是生产思维晋升呢?希望留下你的宝贵看法,咱们评论区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