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就是一名证券分析师。成为这个行当中一员一晃两年了,不算长,从站在圈外的好奇,到深处其中感知其味,这时间却也足够。总的来说,由普适的哲学科学观和辩证法思维视之,内心从一开始就“不太看好”分析师们能够帮助我们可爱可叹的投资者们太多忙,因为,某些事物的本质离我们的认知尚且遥远。
我们的工作面对的是上帝给予世间的杰作之一: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概率)构建了宇宙抽象而实质的存在形式,对于人们来说,它意味着美好和哀伤在每时每刻彼此间或地诞生和破灭——如果你足够艺术,你可以想象人类就是生存在如此梦幻的时空画卷中。
是的,有时候早晨我走出家门想着先出左脚还是右脚对我一天乃至往后人生都有着不一样的意义时,那种感觉确实有些错乱,呵呵。当然,大多数时候,我们想不到也用不着想那么多。只不过,你有没有因为熬夜看球而早晨睡过了头,以致于错过了你的面试或其他重要约会——往源头追溯,如你怎样选择了熬夜看球,你必然发现一个又一个可能性串起了你的人生。对于此,你无法把握,只能顺流,最终,你的身心以及之前一生的任何选择及其结果均湮灭在时空长河中。
看着窗外蓉城的艳阳天,记不到是多少年前,我注意到媒体报道中所谓“极端天气”的出现,而地球环保与资源问题是科学哲学的观察对象之一,遂关心跟踪,在一些文章里也留下了痕迹。当然,现在这个词汇已经流行到泛滥了,尤其经过欧美大片的渲染。
在解释类似极端天气现象时,官媒一般会提到某某的发生是小概率事件,或者对某某的预测具有不确定性。诚然,各种社会或自然的现象背后存在着科学原理和规律的作用,比起迷信,受过高等教育的我还是会选择听起来“科学”的解释,呵呵,虽然我明白哪怕“迷信”也不排斥有科学的成分。
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很多诸如“超自然现象”的存在无法解释。接受“科学解释”通常是作为公民的我们最理性的选择,但显然不是绝对,或者说我们压根还没法完全掌握其中奥妙。由此产生了不同的宗教信仰,精神世界的差别涵盖了大到上帝是否存在,小到今天穿什么衣服这样的事情。
其实,你选择了什么,选择了相信这个而不是那个,乃至这个会存在而那个不存在,在本质上都是概率性的。不去说什么波粒二象性、“薛定谔的猫”、平行宇宙等等过于科学和科幻的话题,还是回到与我们的工作有关的内容上来。
小行星什么时候砸到地球?不确定。世界末日是否真的会到来?不确定。我们习惯了生活在既是科学理论支撑又充满了科学的“不确定性”的世界中,连天气预报这种看似平常、重复的工作也无法避免——不知从啥时候起注意到天气预报总是很难精准:说明天下雨,结果没下,甚至天老爷给你唱反调来个晴空万里;说5号来冷空气,结果7号姗姗来迟,接着说9号回暖,结果等到11号也有点暖意。
天气预报说不准,大家抱怨两句、谈笑一阵也就认了。可地震测不准足以引起公愤,近年来与我们直接相关的几次大地震更是将地震专家直接震成了“砖家”——被全国人民唾弃的几块砖,还要硬着头皮接着预测,谁叫这是你们的工作呢。其中有诚恳的,出来说了:地震这玩意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是无法准确预测的。
这个我信,世界的本源是复杂性、概率性的,我对“预测”的期望本身就不高。譬如天气预报,做出预报的那一瞬间,不计其数的信息因子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又是互相影响导致连锁反应的!结果早就离你之前的预计十万八千里。有时看上去也许没有变化,那只是微观世界不为我们感官所知。变化是无时无刻的,各类存在在彼此之间以及与身处的环境无时无刻不在交换着信息、能量(乃至基本粒子),至于变化在某一观察点上是怎样的,那则是概率论的体现了。
因此,无论你的预报准还是不准,我都不奇怪。只是当运用相对真理科学推算出的结论总是不准时,那就有点奇怪了,需要找出技术或人为的出错原因。也就是说,客观上你一定得是不准的(不擅辩证哲学思维的同学,可能一时不太容易理解)。
很自然地,我联想到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证券分析师。以下内容转自某博客文章:如果说在三百六十行中找一个与天气预报工作人员性质相近似的角色,那恐怕非股市分析师莫属。两者性质虽然相近似,但仍存在着数量上的差异。比较而言,股市行情分析师面对的研究分析对象更加混沌更加复杂。气象预报人员通过温度计观测到的数据是可信可靠的,而经济股市分析师看到的统计局发布的信息数据却颇令人费脑筋,股市分析师的分析越宏观,其对我们的指导、参考价值就越低。所以,我们若想在股市上投资成功,眼光恐怕还得要回落到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即行业和上市公司身上,行业景气度和具体上市公司经营成长性才是我们应该着重关注的……
总结一下,有两点,一是对普通大众来说,追求精确的天气预报是徒劳的、不必要的,二是对普通中小投资者来说,中国经济体量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分析起来越来越困难……
楼上这位同学基本说出了我想说的。一方面,分析师和天气预报员面对的都是复杂性事物,对其预测准确性请不要期待过高。另一方面,后者依据更多科学工具和测量数据,个人发挥性不高,而股市行情虽然也是有数据构成,但其本质上是由人与人互相博弈形成的市场,这种几乎是人的心理因素作用完美体现的存在体实在是过于复杂,作为观察者的分析师本身又是一个具备贪婪与恐惧的人(不是惊奇漫画中的“宇宙审判者”),以主观来看待和判定主观存在,结果可想而知。
事实上也如此,宏观分析师“骑墙头”、“马后炮”几乎成了他们日常行为习惯的一部分。行业分析师们更是一个卫星接着一个地放上天,188元的攀钢钒钛可以抵达外太空了。即便是贵为“经济学家”者也经不住连连出来放炮喊话,热衷于预测点位。而一次次的失败彻底使这个群体沦落至“黑嘴”形象。当然,他们也有预测准确的时候,不过前面说了,概率性保证了谁都有说对的那条,只要你执着地从3000点到2000点、1500点不断预言底部要到了!
这样说分析师,似乎有嘲弄自己的感觉。的确,学会自嘲是人生成熟的标志之一。更重要的是我们这个职业中的大部分人,都不会因为一次次预测错误以及随之而来听众的嘲笑而过于沮丧,除了概率的原因,我们还明白:这只是职业要求而已。无论是经济学家还是普通分析师,工作要继续,挣钱要继续,这和大部分神职人员的工作本质有什么区别呢(呵呵,绝对无意冒犯宗教人士,可世界过去五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事实就是如此)。因此,脸皮厚是职场中人必备的素质,这种素质在公务员阶层中得以发扬光大,尤其是其中部分叫“政客”的高端分子“厚脸皮”功力个个都炉火纯青。
平心而论,上面说的尽管插科打诨,还是有点苛刻了。世界当然首先是可以被认知的,以及一定程度上可控的,这才有了我们所生存的基本稳定态的物理环境和社会秩序——这些都是共识,通过教育体系从小就灌输于我们,因此无需深究。同理,作为中观层面的一项具体工作,预测股市行情也是有章可循的,否则也就没有这项职业(我相信哪怕街头占卜,都有着被前辈神算们总结出来一套职业模式)。这不,这个流派那个理论层出不穷、各领风骚,如今数量分析或模型预测似乎又要风光一阵——问题在于,不确定性的自然法则要求我们必须承认以上全部方法的有限性和不完美。
又有什么是完美的呢?如果一种理论或方法自称能够解决全部问题,那么逻辑上其早已为世界所公认、不应该存在其他竞争理论、理论所有人理应拥有不可想象的财富(也因此很难期望他会把这种理论公之于众)、更不可能有关于预测的纷争和烦恼存在——显然,事实并非如此。其实关于这样的荒谬假设在其他领域内见惯不惊了,对科学史有一些了解的同学应该知道人类对“终极理论”的追求,但截至目前仍如同“永动机”一样寻找未果。因为一旦这样的终极存在出现,那么它势必也面临上述仅仅出于逻辑的质询:它至少应该一出现就解决了全部问题。最后,我们会发现自身陷于逻辑混乱。
那么,类似“终极理论”的东西究竟是否存在呢?这就相当在问上帝是否存在,是属于另一个层面的话题了。逻辑上,它可能存在,但没有出现,或者无时无刻不在,但永远无法为人类具体感知和掌握(还是那句话,一旦为人类所知,在那一瞬间,理论上人世间所有的丑陋面和不解之谜都会烟消云散,否则它就配不上“终极理论”);当然它也可能本来就不存在。总之,参见我未来科学哲学体系中关于“绝对真理”的论述。
说得有点飘忽,还是回到地面上。到最后我想说的其实是“包容心”的问题。前不久一篇日记里我提到了这些年对世间事物“看透了”,看透之后不应是消极人生,而是多一份包容之心。这篇文字同样不是批评哪个职业。首先无论何种职业、身份、地位的人们,在自然法则面前,都只有惊叹和感喟的份:万事万物构成的复杂性,多么美妙!
记得少年时代起我常在作文中或对友人提到这么一句:正是因为人各不相同,世界才精彩!虎妈有虎妈的道理和成功之处,慈母有慈母的天性和伟大奉献,有酷哥就有宅男,有忠诚就有奸臣,有正确的时候就一定有错误的机会……而人性也许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存在,无论多复杂,都是概率论、普遍联系和辩证法的体现。
正因为如此,才更需要包容。当你的知识和阅历足以让你明白以上接近事务存在本质的内容时,你就会以更开放的眼界和包容的心态面对你经历和知道的一切现象,一切都是自然法则支配下的或然存在,并没有什么太多对错、派别之分。而当你如此境界时,包容之心在反馈于你。需要区别的是入世之心,作为一个社会人,即便你内心洞明,你仍然需要拥有按照世俗法则判定善恶的能力(包括身处的民族、国家概念以及带来的立场观),并能够经常表达于众,这些并不会影响你的超脱之心——世俗法则与自然法则,参见我的“工字型”结构理论及《两个世界的划分》等文。
包容心的具体化。
我在基层看到的一个现象:某营业部业绩做得最好的投资顾问,恰恰是他们团队公认专业能力相对较差的两位。为什么?可以总结出他们通过自己的诚恳、积极和亲和力弥补了专业能力的差距,或者反过来说,专业能力并不代表全部。
在我们这个社会,似乎彼此之间竞争愈发激烈。这种竞争的起点也越来越有年幼化的趋势。老百姓当然不会去想本文前面长篇大论的什么哲学思想因为产生“看透了”于是不那么竞争的念头。对大多数时候大多数范围内大多数人来说,“世俗之心”起着绝对主导的力量,而修炼,正是从世俗之心走向包容之心,佛家云此岸到彼岸。
修炼又是很困难的,因此所谓“有缘人”始终是极少数。大多数人在漫长的竞争中无暇顾及其他不那么世俗的存在,或者偶尔感动却在烦恼欲望中转瞬即逝,渐渐地,我们耗尽了一生来竞争,又在竞争中耗尽了生命。在走向生命尽头的路途中,我们发现原来自己忽略了那么多关于亲情、友情和博爱的思考和体验。我们还有机会吗?佛给出了迷津方向:转生来过。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说辞,大道却是同一:我们活得太累,需要各种寄托,哪怕它那么遥远。肉身受尽人生苦与痛,以及那些已成云烟的短暂快乐,唯有期待精神存在得不一样。
我和妻子常去单位附近一家饭馆吃饭,一直都觉得口味极佳。但这家店员工的服务态度有些懒散甚至蛮横,一言一行好像倒是客户欠了他们什么,直到有一天发生了一段对话,那瞬间,我和老婆对这家馆子的感受度陡然下降,一致认同:忍无可忍,以后再也不来吃了。
菜还是那么美味,却不是顾客体验的全部。
我见过不少年轻的分析师,刻苦于专业,充满了激情与理想。也因此开口闭口就是要如何“专业”,如何做“深度研究”;随着了解的深入,我惊讶地发现他们在讨论问题时展现出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知识面都相当有限。我并没有觉得这是他们本身的不足,应试教育从一开始就决定了成材的性质,这是他们无法选择的。
回到前面举的营业部投顾例子,充满活跃思维并具备亲和力的人,更容易在彼此交换意见时得到接纳。个性和创造力,往往比严肃的专业面貌更具有说服力。相反,我真的不希望看到我们的分析师和研究员成为“套子里的人”,按着十多年教育体系灌输的模式思考和研究问题——专业是基础,但更大的成就来自于放开自我,抛弃成见,包容各种观点和风格的信息。
投资是一门艺术。
我们这个时代,精算师很多,艺术家很少。精算师可以苦读学成,艺术家得用心求顿悟。我们很多人都追求成为艺术家,却偏偏执拗于精算师的方式,妄想靠模型工具去解决艺术层面的问题——无论他们尝试多少次,最终的结论早已被历史写下。
思维的固化和短视是另一常见问题。而化繁为简,是一种能力。只有拥有或部分拥有邵博士所说的那种“思维方式”的少数人才可以面对不同问题时游刃有余,我又将这种特别的思维方式称为“方法论”。系统的方法,需要时间、经验的历练,可以使你透过大千世界纷繁表象看到事务的本质,从宏观上着眼,从微观处剖析,从而彻底告别思维的固化和眼前视物。
成不了艺术家的精算师们有着自己的自尊,这是分析师职业和天气预报员又不一样之处。自尊也好,清高也罢,没有底蕴的存在一戳就破,当实践表明没人在乎你的专业了,你自己也多半泄气了。
按照工作内容来看,分析师应该算是文人之属吧,文人根子里的习气在中国传承了千百年。而心里装满了陈水,还怎么能被浇灌新的源泉?
唯有放弃那些根深蒂固的东西,它们附着于你的血与肉,割弃意味着剧烈的痛苦。这还仅仅是走向包容之心的第一步。在这个路途中,你始终切记:包容之心终将反馈于你。
今年起我也在电视媒体为大家分析行情。对于我来说这纯粹是工作,抱着一颗世俗之心在履行自身职责。曾经有客户朋友问我是否该相信电视里的股评,我坦诚地回到:听听有助于集思广益,仅此而已。
无论如何,分析师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
2012年7月5日
陕西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