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乍暖还寒,下了整整一天的雨,原有的计划被打乱,索性安心窝在沙发上看电影,一部《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不仅用古诗词教人很多大道理,如“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父母在,不远游”等等,更让一部小说贯穿始末,它就是《查令十字街84号》。
受电影影响,在我心里这部小说就是一本关于爱情的,所以电影结束就百度了小说,不仅有同名电影,而且这部小说被誉为“爱书人的圣经”,就我追根求源的习惯而言,小说是必须要看的。午饭过后就开始看起了电子版,书很短,两个小时左右就看完了。很出乎意料,全书根本不是想象中讲爱情的,我觉得更多的是关于爱书之人对于书的探讨,以及特定历史环境下友情的建立。
《查令十字街84号》全书都是真实的书信往来,书信的一端是纽约的海莲·汉芙小姐,另一端是位于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的马克斯与科恩书店里的职员以及家属,又以弗兰克·德尔为主。书信从1949年开始,海莲是一位对书籍有着“古老”胃口的穷作家,但纽约的书要么太贵,要么被涂的邋遢,满足不了她的要求。最后凭着一则广告,她试探性找到了伦敦的马克斯与科恩书店,她不仅买到了自己一直苦苦寻找的珍品书籍,并且还获得了弗兰克对书籍珍本的诚意推荐。自此,两个爱书的人开始了长大20年书信往来。
在这期间,海莲了解到书店的职员在政府的配给制下,基本的生活物资得不到满足,就经常给她们寄肉类,鸡蛋,罐头等产品,她的热情和慷慨,让所有职员对她感激不尽,除了都写信感谢,表示欣喜以外,她们也投其所好,送海莲情诗集和刺绣桌布。友情就这样一步步建立起来,从不认识到信任,互相帮助,平淡而感人。因各种原因,海莲在这20年间一直没能去伦敦,去“她的书店”看看,最后终于成行的时候,一直为她找书的弗兰克已经因病逝世。她们终究没能见面,但却见字如面。海莲爽朗诙谐,幽默风趣,慷慨大度。弗兰克绅士诚恳,对家庭尽职尽责,对工作兢兢业业。
她们之间除了同样爱书,互帮互助,互送礼物,其实本没有什么故事,可在同名电影和很多书评中,却有着道不清的暧昧,和隐忍克制的爱情。除了不理解之外,我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更愿意相信他们之间是纯粹的友情和精神支撑。
读《查令十字街84号》里往来的书信时,脑补了很多缩影。比如关于战争,1949的英国处于二战后百废待兴的时期,老牌的日不落殖民国家在战争的进一步冲击下土崩瓦解,人民生活艰难,食物实行配给制“每一户每个星期才配给到两盎司肉;而每个人每个月只分得一只鸡蛋!”战争的残酷,我没有经历过,所以无法感同身受,联想到最近读的《以色列:一个国家的诞生》,每一场战争都是残酷的,关乎生灵涂炭,关乎名族存亡,我们不希望战争,有时候却不得不战,“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又比如关于生活,海莲本身穷困潦倒,住着没有暖气的老房子,没有钱完成梦寐以求的伦敦之行,当她的朋友问她“如果你有路费的话,是否和我们同去?”听到这句话她快哭了。可这并不影响她买书的热情,她依然在春天的时候想读情诗,在漫漫冬夜的时候想与书为伍。更不影响到她对于未谋面人的慷慨帮助,为他们寄去难得的“完整而大块的肉”。她说“好书像真爱,可能一见钟情,但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杳远理解和同情却总需要悠悠岁月”,她认为漂亮的书可以终身厮守。有人为她的终身未嫁感到遗憾,感到可惜。但“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又何必去评判别人呢,过好自己的一生已经不易。
以前在看书的时候,总喜欢好人和坏人,好事和坏事界限分明,以表明自己的爱憎分明。其实看的书稍微多一些,就好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哪有那么恰如其分的黑白界限,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判断,这也是趋于成熟和理性的标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