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讲座

今天是被知识和情感浸润的一天。在课程与活动的间隙,一场由海军中校带来的讲座,为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记。

谢中校的演讲,仿佛一场精心编排的时空之旅。他以清华大学的身份开场,瞬间点燃了在场每位同学眼中的向往之光。由此,他巧妙地将我们的视线引向校园的建筑,并抛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为何这些建筑多为欧式风格?答案揭开了那段作为殖民地的历史伤疤——因为它们出自外国殖民者之手。这一刻,历史的厚重感悄然降临。

紧接着,镜头转向国之重器。谢中校娓娓道来我国军事装备从昔日技术落后的“白手起家”,到今日巍然屹立的“钢铁长城”。每一张新式武器的图片展出,都伴随着同学们抑制不住的惊叹,我们共同为祖国这飞跃式的发展感到震撼与自豪。

然而,最触动心弦的转折在于,谢中校并未停留在展示成就的喜悦中,而是将我们引向了必须“铭记历史”的沉痛一课。当日本侵华罪行的一幕幕在屏幕上闪现,讲堂内寂静无声,许多同学的眼眶红了,悄悄拭去泪水。我的喉头也阵阵发紧。正是屏幕上那些无辜的逝者,与屏幕外这些“最可爱的人”的前赴后继,才为我们换来了今日的和平与安宁。

讲座落幕,我心中最大的感受,是无比的庆幸。庆幸自己能生长于祖国母亲日益强大的羽翼之下,拥有这份坚实的力量作为后盾。这份来自历史的警示与来自当下的强音,共同汇成一句话:何其有幸,生于华夏。这份幸运,吾辈当倍加珍惜,并以接续奋斗为之增光添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