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9日(农历2023年腊月19日),是我妹妹家小女儿安琳结婚的大喜日子。安琳从小乖巧懂事、善解人意,学习上更是自觉自律,不让父母为她操心,早早就扮演着“小大人”的角色。大学就读于太原,研究生考到了陕西西安,也是在古都西安与她的白马王子赵伟相遇,终于喜结良缘定下了结婚的日子。
因为赵伟家是阳城的,离安琳娘家高平有大约2小时的车程,所以结婚当天,婚车车队需要提前出发,新娘安琳及送亲的家人也需要提早出发赶往阳城。按照当地风俗习惯,中午12点以前必须把新娘接回新郎家,所以留给新娘家人接待女婿的时间非常有限,要走完开锁、求婚耍笑、端鞋、敬茶敬酒、上桥等一系列程序,就需要紧凑高效。
1月29日早晨天还没亮,安琳家所在的万和城小区就热闹起来了,大舅、二舅、三舅、姨妈、姑姑等几家人早早赶了过去,按照之前的安排,姑姑姑父领人先拿红纸帖对联和井盖,大舅妈忙着摆放开锁子所用的一切供品道具,二舅手里攥着一把用红布条装饰的开锁专用扫把,随时准备送到安琳爸爸手里,帮助履行开锁的最后仪式。这是高平的老规矩,新娘出嫁前,娘家要准备一把新扫把,新娘爸爸要用这扫把打新娘,从家里打到门外,让新娘子上桥跟上新郎走,寓意着新人从此远离父母家,与白马王子组成一个新家庭,一心一意过日子,开启美好的新生活。
三舅妈和姨妈忙着清点安琳陪嫁要带的东西:四床新被子、两套新碗筷、二个电饭锅、二个大馍馍......这些都是按照老规矩准备的,需要成双成对。大馍馍是特意从市里最有名的馍馍铺订的,每个都有脸盆那么大,白生生的,散发着麦香,据说入洞房后要把二个馍馍弄碎,从此夫妻心目中就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恩恩爱爱,相伴一生。
早上七点钟,赵伟的迎亲车队就下了高速,在高平高速收费站口整队待命,据说他们早上五点多就从阳城出发了。三舅立马电话通知安琳的表哥斌斌表弟略雍,让他们赶去高速口带队,为车队发挥导航和安保作用。安琳的姐姐梦琳哥哥天长更是在楼下负责全面接待,忙碌中洋溢着满满的喜悦。
只见安琳坐在闺屋,任由化妆师在她脸上描画。镜子里的新娘明艳动人,可她的眼眶却有些发红。妈妈在一旁帮她整理着嫁衣,母女俩的手还不时紧紧握在一起,谁都没说话,却都明白对方的心思。
一番热闹以后,上午九点半,接亲的车队和送亲的队伍准时从高平出发。头车是一辆扎满鲜花的白色宝马轿车,后面跟着六辆黑色的奥迪轿车,最后是一辆大巴车。按照习俗,娘家的亲戚都要去送亲。我和三十多位亲戚陆续上了大巴车,车厢里有说有笑,相互分享交流着心中的喜悦,好不热闹。
车子驶出高平,沿高速公路向阳城开去。安琳坐在头车里,望着窗外熟悉的景色一点点后退,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这条路她走过很多次,可今天却觉得格外漫长,新郎坐在她身边,轻轻握着她的手背,爱与责任尽在不言中。
两个小时后,车队抵达阳城。远远就看见赵伟家门前张灯结彩,鞭炮声噼里啪啦响个不停,随着美妙的旋律,一支载歌载舞的队伍穿越进送亲的队列。赵伟的爸爸穿着笔挺的西装,胸前别着红花,和赵伟妈妈跳的蹈舞十分耀眼。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安琳妈妈就被迎亲的舞队卷走,幸好安琳爸爸反应快,跑掉了。让我们亲身体验了阳城娶媳妇的热情场景,也领略了当地的风俗文化。
一番迎亲仪式后,我们在赵伟家里吃了便饭,随后到酒店参加了婚礼,婚礼仪式在离赵伟家不远的金凤凰国际酒店举行。这里是他们老家最豪华的酒店,亲朋好友坐了有20多桌,场面气派大方,暖心热情,一对新人的恋爱故事曾感动了现场的观众,新郎新娘对彼此的承诺,更坚定了俩人牵手一生一世的信心和决心。
酒席上,安琳和赵伟挨桌敬酒。走到娘家亲戚这一桌时,安琳的眼圈又红了。大舅举起酒杯,声音洪亮地说:"安琳啊,以后这就是你的新家了。要记住,娘家永远是你的后盾!"姑姑赶紧夹了一筷子菜放到安琳嘴里:"快尝尝,这是你最爱吃的......"
夕阳西下,送亲的亲戚们该返程了。安琳站在门口,看着娘家人一个个上了大巴车。妈妈最后一个上车,转身紧紧抱住了女儿。安琳感觉到有温热的泪水滴在自己的肩头。
大巴车缓缓启动,安琳站在原地,看着车子渐渐远去。赵伟走过来,轻轻揽住她的肩膀。夕阳的余晖洒在两人身上,在地上拉出长长的影子。这一刻,安琳忽然明白,她不是离开了家,而是有了两个家一一亲情与爱情、关系与角色、责任与担当、助心灵成长。
作为长辈,我想说:愿你们在婚姻的旅程中,携手共度每一个春夏秋冬,风雨同舟,彼此扶持。愿爱如春风般温暖,如夏阳般炽热,如秋实般丰硕,如冬雪般纯净。愿你们的生活充满欢笑与甜蜜,每一天都如初见般美好。愿你们在未来的岁月里,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共同创造属于你们的幸福家园。
最后,感谢赵伟父母的热情款待,感恩亲朋好友的积极参加,有你们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