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人读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的读书笔记。
中国历史的特点
中国自古就有重视历史的传统,可以说是世界上历史最为完整的国家。
这种历史的完整性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悠久。我们常说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从黄帝的传说开始约4600年,从《竹书纪年》记载夏以来,约3700年。
二是无间断。这一是体现在文化发展的无间断,不像其他文明古国,均因外族入侵而灭亡,其文化也因此中断,无法较完整地传于后世。二是体现在历史记载的无间断,自西周共和元年开始,便有准确的纪年,自鲁隐公元年(《春秋》编年之始)以下,有“日月可详”。
三是详密。这也是就历史记载而言的,我国古代留存的历史材料众多,体例丰富。
然而,钱穆先生指出,近代的中国是国民最缺乏历史知识的国家。
历史知识与历史材料
这是因为历史知识与历史材料是不同的,我国古代的历史材料确实非常丰富,但并不代表当今(指钱穆先生生活的年代,下同)的历史知识也是充足的。
历史材料是以往人们对当时发生事情的记录,一旦形成便不会再变化。
历史知识是指能以古鉴今给人以现实指导的知识,这种知识是从以往的历史材料中觅得的。因为是给人以现实的指导,所以是会随着时代、社会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的。
古人书写历史材料时,不能知道后世,不知道今人需要觅得何种历史知识,所以,历史材料有时并不能满足后人寻觅历史知识的需求。
但不管历史知识怎样随着形势变化、历史材料怎样不够完善,一切真正的历史知识都是从历史材料处得到的。不能因为历史知识的时代性、历史材料相对于后人的残缺性,而否定需从历史材料处得真正的历史知识这一点。
然而,当时的人们就有这样一种倾向:废弃前人的历史史料,空谈历史知识。所谓“史者非史,识者非识”。
因此说很多人了解的并非真正的历史知识,当时的中国是最缺乏历史知识的国家。
历史的作用与今人需要的历史知识
当时最流行的词语莫过于“革新”。但“革新”首先要“知旧”,只有深刻地了解过去,才能正确地认识当下,也只有正确地认识当下,才能对当下的问题提出真正有效的改进方案。
另一方面,从人类常情出发,先了解才能有情感,只有有深刻的认识才能有深厚的感情,所谓“知之深,爱之切”。
对国家、民族、文化也是如此,如果对已往的文化没有了解,就不可能建立一种真正的、深厚的爱国感情,这样出发的所谓“爱国”只能是一种功利的、肤浅的、商业性质的“爱国”,就如同农民爱牛,只是因为他们的身家以此为系。
因此,要想作出使国家富强的真实的改进,必须对过往的历史有真实的了解;要想使国人对国家、民族、文化有深厚的感情,必须要先使其对国家、民族、文化有深厚的认识。
这便是当今历史的作用,也是当今所需要的历史知识的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