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札记 孙子是个狠人

说起古人,孙子是要伸大拇指的,这种人,你不佩服真是不行。

读了列传,对孙子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孙子操练宫中美女的故事,在初中就学过,因为年龄的原因,对这个故事,只觉得“奇”。今天读来,却有了另一番感受。

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这里有个问题,孙子是齐人,他怎么会去投靠吴王?后来百度一下,找到答案。“公元‍前515年,周敬王五年,齐景公三十三年,高昭子联合栾,鲍,田三家反晏婴,孙武参与其中,恐遭败后株连,孙武奔吴,隐于穹窿中,著成《孙子兵法》十三篇。”‍要不说人无完人,孙武在反晏婴这件事上,就不免让人诟病。当然,这都是后话,不是当事人,我们可能不知道当初发生了什么。说他遇人不淑,识人不清,还算比较客观吧。孙武和司马穰苴都生活在齐景公的时代,可能孙武比司马穰苴略小几岁。晏婴认不认识孙子,历史上没有记载。

不过,这么多英才齐聚在一个时代,说不认识,好像有点牵强。齐国就这么大,人才也就那么几个,在齐景公受到晋燕两国威逼的危难时刻,晏婴为什么推荐的是司马穰苴,而不是孙子。可能,那时候孙子已加入高昭子那一党。还有,孙子是专才,比如用兵打仗很突出,在某些方面还是有缺陷,不像穰苴文能服众,武能威敌,是个全才。

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读了孙子的兵法,阖庐雀跃之余,还是有些半信半疑。孙子回答很简短:“可。”从孙子回答上,多少能反应这人的性格,直来直去,是个地道的直男。这事要是放在司马穰苴身上,他就不会这么说,起码会有些铺垫什么的,也不会让后来的事显得那么突兀。

阖庐于是让孙子操练宫中美女。阖庐这么做,多少有些侮辱人。一般情况下,操练士兵,才在情理之中。可见初来乍到的孙子,在阖庐这里不是很受欢迎,阖庐也不是傻子,你孙子为什么远远地从齐国跑到吴国来,还不是得罪了人,想在吴国找个遮风避雨的地方。可你小子得罪的是晏婴啊,那是个足智多谋且声名显赫的人,我为你这个无名小卒犯得上么?吴王这么做,其实是在下逐客令。

孙子是什么人,他怎么能猜不透吴王的小九九。要不说艺高人胆大,孙子接受了阖庐的条件。孙子是怎么操练这班宫中美女的,我就不在这里讲述了,大家都略知一二。成果是很满意,短短的时间内,孙子就将这班妇人操练得前后左右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的士兵。

读完,大家有没有发现,孙子和司马穰苴的操作何其相似乃尔。在军中,首先要干的是立威。立威的直接手段,就是杀人。因为这种做法给人的震动最大,谁不怕死呢,古今皆然,因此杀人立威的效果是最快的。司马穰苴杀的是齐景公宠臣庄贾,孙子杀的是阖庐至爱的妃子。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那意思说,在军中,没有国君,只有手握军令的大将军,不管你是什么人,有什么背景,大将军都有生死予夺之权。

兵操练好后,吴王曰:“将军罢休就舍,寡人不愿下观。”吴王不是狠人啊。孙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孙子也算是反将了吴王一军。所幸阖庐也算识人,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