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隔了这么久又开始写日记了,看到了上回的日记题目,感觉遗憾变得更大了。
美好的春分之后,似乎是为了映衬我的心情,四川这边连下了好几场雨。雨势虽然不大,但淅淅沥沥地总是让人不快。察觉到心情不好自然是要找些事情来干,之前一直在看的安娜卡列尼娜被我毅然放弃,顺便还说了一段挺不客气的话。不过说实在的,我现在对于这种有着时代烙印的纯文学作品,已经在抱着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去观望了。
看来看去最后被我扫到一本《毛泽东自述》。我当时的想法是:第一字数不多,第二刚好看看这么牛逼的一个人是怎么走过这样一段旅程的,没准我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感悟。其实一开始并没有第二种想法,纯粹就是觉得字数挺少的,看着快一点。硬要说的话,还有一点就是看看他私下的谈话是怎么一个样貌。从课本上看到的他和共产党似乎总是轻而易举地就克服了各种困难。等到看完,内心首先是敬佩,其次是对斯诺的感谢。我自己常常有这样一个感觉,当我盯着一个字非常长时间时,我会对这个字产生一种陌生感,就好像这个字的意义消失了一样,只剩下纯粹的几何结构。中国共产党这几个字贯穿了我的受教育的一生,从小学,中学,高中和大学,这么多年下来我看着它就好像在看一个字一样。
跑岔了,所以上面一段话其实是安利,如果有人有幸看到这段话,强烈建议去看看《毛泽东自述》。继续书接上上文,既然现阶段看不下去纯文学,不如看看他老人家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他山之石嘛。况且这石头还是个金刚石。
所以,促使我写下这篇既不能叫日记也不能叫散文的四不像,其实是我今天晚上上完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之后,回到宿舍门口,看到了一轮明月,雨后的晚上空气变得朦朦胧胧,月亮就像裹上了一层薄纱在云层后若隐若现。此情此景美不胜收,但是如果学校能把他那亮的闪人眼睛的路灯给我关了就更好。当我取出我的手机想要把这个美好的时刻定格下来的时候,就看到屏幕上那闪闪发光的灯泡铺满了我的屏幕,月亮就怯生生地躲在后面,于是我心里的脏话也充盈了我的口腔。老子真是操了。
书接上上文,看完自述后,我就打算去看实践论和矛盾论。感谢自由的马克思主义课堂,我把矛盾论最后一点也看完了。辩证唯物主义这一套,平心而论确实很有东西。我只看完了第一遍,肯定没有全部都懂,以后也肯定会再读。之所以选择它,无非是从实用主义出发:你能指导苏联和中国的革命,帮我解决一下我现在遇到的困难应该也不成问题吧?这么说好像有点把它当一个呼之即来的物件,不过我确实真诚地认为现阶段只有它可以帮得到我了。
今天偶然看到了北京好像在晚上要迎来一场沙尘暴,不知道那边的人能不能看到今晚的月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