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中旬的年纪,正是青春的大好时光,我们的头上总是顶着厚厚的一层“灰”,“它”包含着“就业”“考研”“无一技之长”“结婚生子”,从始至终,也面临着来源于生活中各方面的压力。
有的人说二十多岁的年纪,他便出现“发际线堪忧”的情况,偶尔说起父母的希望,便一言不发。我听过他们说过的最多的字词就是“现在以后的陪伴者,以及对方能不能帮到你”的事业方面的“死亡”知识延伸套路。
现代父母就是为了子女以后的生活,考虑周到,过分忧虑,而去将“婚姻”逐渐转化为“为了结婚而去结婚”的黑暗繁衍后代的日常,我是极不喜欢这样的作为的。婚姻于我们而言,应该是被富有情感,以及是美好的东西,我们不能想的太随意,不然会失去它们本身客观存在的意义。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或许你现在没结婚,即便在独处的时候,你感受到了个人的兴趣以及想去培养内心缺乏的某种能力,久而久之,便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可在父母眼中,认为你是需要有人陪伴的,也是为了不给他们添加任何压力,不受别人异样的眼光,而逼迫你去结婚的,这样的人一抓一大把。中国儿女传统的优秀品质就是“乖”“听话”,大部分人也只会顺从父母的意愿,在父母眼里,你“不听话”就是不爱她,就是没有良心、不懂事。其次就是如果自己组建了家庭,自然而然就放下了随之操劳的那颗心。之后再往现实点想,年长有为时,到了一定年龄身体各器官发生了未曾有过的变化,他们觉得你还需要孩子的照顾,爱人的陪伴。所以结婚与幸福是不能画等号的,就算结婚了,你就一定很幸福吗?答案也不是唯一的。
他们的希望和顾虑都是在我们着想,不过生而为人,大家都有选择生活的权利,在你选择的同时,必定也会失去很多的东西,只需做到让自己的人生感到快乐的事情,别回头望,走好现在的每一步即可。
学会承认有一天我们也会变老,会面对现实中的每一件事情。在这时候,我们需要共同合作,相互扶持才会走下去。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