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主义读后感

专业主义读后感

一直不太喜欢看一些类似心灵鸡汤的书,不管怎样包装。刚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感觉也就是一本经过高级包装的心灵鸡汤而已。后来静下来翻看了一下,看的过程中忍不住啧啧交好,有些书真犹如一直住在你内心的一个好朋友,你一直知道TA在,但是又从未清晰看到TA的面貌,直到你突然在现实生活中遇到TA,然后又一见如故地说句:我等的原来是你。这碗鸡汤喝得!

    书本作者是日本管理学家大前研一,一位被称为在亚洲真正对企业管理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且也是唯一赢得西方企业与管理学界尊重的亚洲专家。

读完这本书第一部分后我对这位专家的尊重就油然而生,他给了我一个全新对专家,对专业主义的定义,同时也是相对全面的一个定义,也让我明白了日本企业一直秉持的非常敬业匠人精神来源。

    大前研一提出了一个新的专家的标准: 

  专家要控制自己的情感,并依靠理性而行动; 

  他们不仅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较强的理念,而且无一例外的以顾客为第一位; 

  具有无穷的好奇心和永无止境的进取心; 

严格遵守纪律。 

    除此之外,新互联网时代的管理专家还应该具备:先见能力,构思能力,讨论能力(思维能力),适应矛盾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

简单做个对比,美国是经验式思维,描摹对象好比是每一笔都很细致具体的素描。中国式思维更喜欢齐白石写意,廖廖数笔,略过旁杈,专注神髓。那大前研一的这本书就是中国式思维,寥寥数笔,但专注神髓。书中没有一句话是讲如何成为专家的具体方法,但是作者给出了给出一个框架,给出了一个引发人去继续思考、继续去钻研的路径。如果书籍按照“道法术”来分,我想这本书就是典型讲“道”的书,在我的知识体系中这类书就是帮助自己搭框架、建立某类知识主体。其实这本书的理念,不止对于企业经营者而言,对于我们自身的生活中的处事方式,也有很大的指引作用,我们没有企业,但我们可以从自己做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Spring Cloud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快速构建分布式系统中一些常见模式的工具(例如配置管理,服务发现,断路器,智...
    卡卡罗2017阅读 135,452评论 19 139
  •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 面向对象的用电信息数据交换协议 - 报批稿:20170802 前言: 排版 ...
    庭说阅读 13,871评论 6 13
  • 观察永澄50天实验-44天# Q:“没有能量的时候,你都是怎么处理的?今天的内容给你最大的启发是什么?你的下一步行...
    泓澄阅读 1,755评论 0 0
  • 一个人独自在网吧 听着没有营养的歌 静静的发呆 望着屏幕 不断浮想 怎么可以忘记我追求的快乐, 想着不能决定的情,...
    独爱伟伟阅读 3,434评论 0 0
  • 《重庆森林》里有一句话:每一个人都有失恋的时候,而每一次失恋我都会去跑步,因为跑步可以将你身体里的水分蒸发掉,而让...
    弹一曲欢乐颂阅读 3,269评论 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