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和6日,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科学教育研讨会在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举行,我有幸和来自全国各地的500多名科学教研员和科学教师参加了此次盛会。在此次活动中,感触很深,收获颇丰。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主办,东莞松山湖科技教育局、莞松山湖中心小学承办,《科学课》编辑部、广东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东莞市小学科学研究会协办。
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卢新祁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了开展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科学教育研讨会的目的:一方面为全国科学老师创造更多的交流的平台,促进全国各地科学同行之间共同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另一方面也达到宣传地方科学学教育的目的。
本次科学教育研讨会基于深度学习、科学探究和STEM教育的小学科学教学进行展示及研讨。特意邀请了北京、重庆、广州六个具有科学教学特色的学校和地区以团队为单位进行了专题展示。四位专家分别围绕“小学科学课程中STEM教育思考与实践”“科学本质与小学科学教学“基于深度学习的‘现象教学实践与研究”、及“小学科学观察实验方法”等专题进行了精彩的讲座,在专家的讲座中,我接触到了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拓宽了我的视野,在专家的精彩讲座中,了解了许多未知的内容。
松山湖中心小学刘建平校长现场作《基于深度学习的“现象教学”》专题报告,分享了“现象教学”的内容及研究成果。刘建平校长从现象的真实性(创设真实情景与设计驱动性问题)、探究的有序性(建立探究任务与安排探究环节)、思维的深刻性(掌握探究方法与构建科学概念)三个教学视角进行阐述;从现象引入-探究-发现规律、现象引入-设计-创造作品、现象引入-探究-发现规律--创造作品三种基本课型出发;从要素导航,促进“教”的变革、听课革命,促进“学”的变革、思想赋能,促进“场”的变革三大策略着手,系统性介绍“现象教学”的研究成果,引起了所有科学教研员和科学教师的高度关注,获得了专家的高度赞誉。松山湖小学的两位老师给我们带来的两节观摩课,为我们很好的诠释了刘校长的“现象教学”。从他们的课堂上我看到了静悄悄的科学课,看到了松山湖小学的科学课的特点。
除了这四位教师,还安排了来自重庆、广州的3位位老师进行了现场课例展示,并分享课例研究背后的故事,并做了专题报告。老师们的课,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平时上课我只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为了期末的考试,缺少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过程的指导,而7位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充分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为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北京的两位老师带来的两节低年级的科学课,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好动等等特点,让我觉得给低年级孩子上科学课,想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难度系数很大。但是这两位老师,抓住学生特点,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差的特点,安排了各种活动,让孩子在动手的过程中,了解科学知识,完成教学任务。使我认识到我对教材和学生的了解不够全面,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认真备课。
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我们参加了松山湖小学的科学体验活动,看到了松山湖小学的科学成果,四年级学生的展示让我印象深刻,孩子的话也让我记忆犹新,“科学真好玩,好好玩科学”。是啊,老师们的科学课让孩子们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才是成功的科学课,也不是让他们记着每一个科学结果。
我们参会老师也好好的玩了会科学,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向我们展示了十几个科学实验,我们参与到孩子们之中,体会到了科学实验的乐趣。孩子们的科学成果不知展现在这些活动上,更加展现在他们平时的课堂上,他们的实验室中,保存这他们的各种奇思妙想,孩子们的科学实验报告,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记录了下来。
通过两天紧张的学习与观摩,我的收获很大,收获最大的不是知识的积累,也是一种科学态度的收获。是一种对待小学科学课的思想转变,我想让我的孩子们也能好好的玩科学 ,体会到科学的好玩,从小给孩子们树立好好学科学、热爱科学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