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第二天:与学地小学的欢乐与传承

今天是三下乡活动的第二天,我度过了充实而难忘的一天。早上,老师与学生们一起玩游戏并进行了自我介绍,下午则参与了当地手艺人教授的竹编课。这一天,不仅让我与孩子们更加亲近,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乡村文化的魅力。

早上,阳光洒在学地小学的操场上,孩子们的笑声如同清脆的风铃,回荡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大家来到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扫卫生,同学们聊着天,同时细心维护整洁干净的校园环境。升旗仪式上校长和同学们也热情地欢迎了我们队伍的到来,让我倍受感动。

回到教室后,班主任们带着精心准备的游戏道具,和孩子们一起玩起了“你画我猜”“击鼓传花”和“抢凳子”等游戏。孩子们的热情如同烈火,他们争先恐后地参与其中,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在游戏的间隙,我向孩子们进行了自我介绍,分享了我的家乡、我的爱好,以及我对这次三下乡活动的期待。孩子们也纷纷向我介绍自己,他们的名字、梦想和对未来的憧憬,让我感受到了乡村孩子的纯真与勇敢。

下午,我们来到了村委会学习竹编。竹编是当地的传统手工艺,承载着乡村文化的深厚底蕴。一位和蔼的手艺人是我们的老师,他向我们讲述了竹编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他告诉我们,竹编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乡村精神的象征。它代表着乡村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坚韧。

我还和小朋友们一起动手,做出了一只小小的船,大家都非常的开心。通过竹编课,我仿佛看到了乡村文化的脉络,也感受到了乡村人民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传承。

今天也是非常充实的一天,我与孩子们一起欢笑,一起学习,完全感受到了乡村文化的魅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