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今天不想练钢琴了?”
“弹钢琴,让你不开心了?”
“是的,太枯燥了,让我觉得无聊。”女儿一边盯着即将汇报演出的曲谱,一边失落地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想法。
“那妈妈先练琴吧,你先去读书吧。”为了让女儿保持对钢琴的喜爱度,我和她打起了迂回战。
“耶,老妈万岁,我们真是心有灵犀,老妈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妈!”女儿一边欢呼,一边“啪”地吻了我一下,然后就哼着歌飞到了书架前捧起了书,时不时地发出“哈哈”的笑声和“太有意思”的评价声。我知道了,她在那里寻得了快乐。
我弹着钢琴,心里却在思索:如果钢琴对女儿的吸引力像书一样,那该多好!想想昨天女儿曲谱连不到一起时的沮丧,想想自己对女儿学钢琴的一路陪伴;再想想孩子有时的排斥,和自己偶尔忍不住扬起的手掌,心里莫名地涌起阵阵酸楚。难道正如原来先生私下对我所说的:“让孩子学钢琴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可是回想女儿三岁多看到钢琴就走不动,一定要坐下弹会儿,而且要求我给报钢琴的情景,我的心如同秋风拂过的水面:涟漪阵阵,又略带寒凉。
稚嫩的琴声在室内飘荡,这首《丰收歌》真的不好弹!我弹了几遍都没有弹准,更不用说弹得流畅了。
看来,这首汇报曲子的确是有难度,难怪女儿那么沮丧。瞬间,我有点理解女儿的感受了:因为这首曲子给她的只有挫败感,她没有从这首曲子中获得努力后的成就感。
汇报的日子一天天接近,我的心也愈发的着急和沉重,而我发现自己能做的只是给孩子树立榜样,在她弹奏之前自己先弹几遍。可是,收效甚微:女儿少了份厌烦,但依然不喜欢;曲子还是未能连在一起。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时候我又到接出差的通知,无奈之下,婆婆从千里之外过来照顾女儿。
我在心里暗自焦叹:女儿暑期的汇报演出看来无望参加了!先生不懂钢琴,更不用说婆婆了。我出差六天回来,离女儿汇报演奏只剩下四天,怎么办?
出差的日子还是到来了,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的心情远比行李沉重。抵达目的地当天晚上,我和女儿进行了视频通话,女儿很激动:“妈妈,我给你弹一下《丰收歌》吧!”我还没来得及开口,音乐声就从电话的那端响了起来:虽然不是很流畅,但是有的已经连在了一起。我很好奇:从清早到现在,是什么魔力让女儿练了十几天的曲子突然有了质的飞跃?
“宝贝,听你这首曲子,妈妈觉得很开心,我很喜欢。你今天进步很大!”
“妈妈,奶奶第一次听我弹钢琴,她说我弹的音乐是世界上最好听的。同时,我也想等妈妈回来时给妈妈惊喜。所以,我就很认真、很努力。”隔着屏幕,我已感觉到女儿的激动和兴奋。
听了女儿的话,我既激动又欣慰,同时还带着一份自责。激动的是女儿已经从婆婆那里获得了信心,欣慰的是女儿对我那份无以言表的爱,自责的是自己对女儿除了要求还是要求。
接下来的几天,女儿弹奏的汇报曲每天都隔着屏幕给我带来惊喜。我心里窃喜:这堂差出的可真是及时!如果我一直在家,后果真不堪设想。
出差回到家,女儿每天都会主动地去弹琴,而且还想告诉我争取考第一名。虽然我心里明白,这只是一场汇报演出。但是对女儿来讲,这是她第一次在正式场合演奏,心中有些期许并付出努力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儿。女儿弹奏时,我不再说出自己的评价,只表达我的感受:我喜欢听她弹钢琴,因为听她弹琴我觉得很愉快。演奏那天终于来临了,女儿镇定地、准确流畅地完成了演奏。那一刻,我泪眼婆娑,心底酥化,陪伴中所有的鸡飞狗跳都已成为烟云。
这个故事只是女儿成长中短暂的一段,事后反思自己:陪伴孩子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有一张欣赏孩子的笑脸,让孩子少一份焦躁不安;一定要适时表达自己的感受及对孩子的肯定,少一份评价与责怪。欣赏和肯定,是孩子成长有效的助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