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是指进入三伏天的意思。那什么是三伏了,其实很好理解的,三伏就是夏季里的初伏,中伏和末伏。每年的三伏天了一般都是在公历的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三伏是怎样计算而来了
民谚 有云,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历书规定: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是说,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了。这里的“庚日”是指古代的“干支纪日法”中带有“庚”字头的那一天。
庚日的日期在公历是有变化的,并不固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但入伏日期总是在公历7月11日至7月20日之间。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这是三伏的日期推演依据。
其实小的时候我们是不懂这些的,也不关心这个,还记得我小的时候,从来不睡午觉,而且还是越热越是要出去晒太阳,那个时候的乡下都还是土路,可以光着脚不用穿鞋,可能是习惯了,也可能是没有概念,根本就不知道烫。太热了就下水摸鱼,上树吹风掏鸟窝。身上脏了就下河游泳,累了就在草地上睡觉,想想那个时候满满的都是开心快乐。
只是随着年龄慢慢的增长,对身边的事物,节气的变化,季节的更替有了更多的关注。也开始习惯性的去规避季节中可能给我们带来的伤害。便有了借口,开始慢慢的变的懒惰,热的时候怕热,冷的时候怕冷。和以前的自己截然相反。根本没有了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的毅力与心性了。
伏天的到来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去正确的认识,也不要一味的去躲避这炎炎夏日给我们带来的狂热。三伏天固然很热,但我们只要做好防范,注意好日常细节,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而且还可以在这样的大热天里做一些适量的运动,来增强我们身体的抗性。
因为出汗不仅能给身体带来新陈代谢的功效,而且还能让身体随着汗液将体内的毒素排出体外。这也是对我们非常有益的帮助。
伏天的到来也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愉快方式,喜欢游泳的朋友应该是最爱这炎炎夏日的吧!只是希望喜爱玩水的朋友们注意安全,做了家长的朋友们更要看好自己的孩子,一定一定开开心心的度过这个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