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专家、大咖的意见可以获利。
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关注某位大咖的公众号甚至是付费课程,当“专家”提示某支个股可以购入时,一窝蜂的购入,而对背后的逻辑一知半解,更没有想过这些逻辑的合理性。
市场的真相是:专家推荐的股票并不比随机丢硬币选中的个股的收益高。
二、市场价格是基本面的反应,一切市场信息全部已经反映在股价里,人们无法战胜市场。
如果真是这样,某支股票短期内增长几倍,而后又暴跌回到原来的水平,是因为该公司基本面也在短期内暴涨暴跌了吗,显然不是,其基本面可能并未发生什么实质性的变化。
下图是美国1998~2002年互联网指数上升了7倍后又回落到原来的水平,而这种巨额的涨跌根本没有基本面支撑。
三、我可以搞到内幕信息,在这些信息还未被传播之前,买卖股票获利。
有一位长辈跟我说,他的一位朋友在券商工作,能拿到内幕信息,内幕消息本身就是违反法律的,况且我对他所谓的内幕信息的准确性也要打一个大大的❓,市场上到处都充斥的所谓的神秘的内幕消息,而真正用此获利的能有几个,普通老百姓拿到的看似神秘的信息已经不知道被多少人嚼过了,想用此获利恐怕会适得其反。
四、某基金经理英明神武,之前管理的基金取得了年化50%业绩,买他管理的基金或新发基金肯定赚钱。
基金公司为了发行新基金,一般会宣传基金经理的业绩,尤其对上一年取得高回报的基金经理更是将其神话。
其实这些基金能取得高回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该基金的选股策略或者所选择的板块与当时的市场环境高度契合,而非基金经理的能力有多高,而有些历史环境一去不复返,人们总是觉得过去发生的事未来还会发生,殊不知历史重演的人性,而非已经发生过的事实。
五、最近是牛市,邻居、同事都赚的盆满钵满了,赶紧抱着积蓄去买股票吧。
有人专门测算了大牛市后和股市大崩溃后买入股票持有1年、3年、5年的市场业绩,结果均是股市崩盘后买入股票的业绩好于大牛市里买入股票的业绩。日常生活中我们去超市购买商品,折价时倾向于多买,而涨价时倾向于少买或不买,而在股市里大家的做法正好相反,造成的结果是,大牛市买入股票而面临断崖式下跌,熊市里拿不住卖出后的几个月里股价开始长涨。
说了这么多,那我们该如何操作呢:
1、买入时点选择在熊市里,而非大牛市,熊市里买入未来收益会更高。
2、普通投资者在大多数时候很难跑赢指数,如果你没有更好的策略时,就傻傻的投资指数。
3、如果你有足够的兴趣和动力,就把精力我时间投在构建一套自己的投资方法上,无论哪种方法都行,唯独不要听取专家的意见。只要坚持自己的风格,你就能体会到自己方法的优劣。
4、不买新基金,大热必死,不要相信基金公司宣传的年化50%基金经理的神话,那不过是他的策略与市场风格恰巧一致而已,即使有个别能力超群的基金经理,作为我们普通人也不一定能识别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