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三分钟,轻松了解一个字
经典小楷赏析
字帖来源:“感”字选自《灵飞经》·四十三行墨迹,选句为“守寂默以感通者,六甲之神……”
《灵飞经》是唐代著名小楷之一,无名款。元袁桷,明董其昌皆以为唐钟绍京书。《灵飞经》笔势圆劲,字体精妙。后人初习小楷多以此为范本。
灵飞经中的感 :
顶天立地的戈钩:所有有戈钩参与的字,戈或者戈钩就会成为绝对主角。可以不刻意用三视角(形体、结构、姿态)去欣赏它。
戈钩的弹性:戈钩的长戈,像一个竹竿,斜着搁置那里,这时候有个人在中间(撇的位置)使劲踩一脚,竹竿自然产生一个弯度,但是随时会有反弹的势能,这就是戈钩的弹性。
《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纵戈之法,最忌力弱身弯。
换个视野瞧一瞧
识别出手写楷书与常用印刷字体的典型差异,辅助楷书特点记忆。
区别①:没有研究过书法的,看到这个感,首先的感觉就是,心为什么那么小?,并且缩在戈钩里面,这才是正常楷书的写法,仅仅是印刷体将这个字修正了。
区别②:印刷体将戈完全扭曲,姿态荡然无存,这也是为什么开心练字一定要设计这个板块的目的,印刷体对楷书的书写和审美“伤害”非常严重。
区别③:感的第一笔是撇起笔,然后横、一、口(后面有笔顺演示)。
看得明白,写得轻松
掌握好三个视角(形体、结构、姿态),书写进入新层次。
形体(从外向里看)
- 上下视角——上收下展:有戈或者戈钩的字,天然的上收下展,因为戈钩是斜势探出去的。
结构(从内部观察细节)
- 等距——*横档等距:看似这里罗列横档等距很勉强,其实不然,左面因为有横的参与,虽然紧密,但是紧密中不失规范,还是有着清晰的等距设定的。
常用部首
- 戈:有戈出现,这个字的所有风姿都被戈占据了,写好戈,角度、弯度、长度,甚至挑勾,都决定这个字是否成功。
学习的过程,有一些山头必须要攻克,练字中,戈钩就是一个,简单来说就是控制笔速,持笔力量,和行笔方向。
笔顺演示
印象中,小学的课程中要求是先写横,(至少从书法角度)应该是不对的。成、咸、感等等,都是先写撇,再写横。
你已超过95.3%的书写爱好者,to be continue...
练字前的准备工作是看得懂,如果期待再上层楼,需要进入行笔顺和写得准的训练。
模板共享:公众号回复——云盘
“每日一字”的单字模板(001-365)已经全部更新完毕,可随意下载,打印即可练习。
持笔顺:首先要注意几个技巧:实笔、虚笔,起笔、驻笔、转折。
写得准:练的是耐心,反复的追求细节,发现和控制细节,才是练字能够收获的最大副产品。
感字精益练习要点:
撇:起笔难度就大,难度在于如何写好位置,如何写得收敛,最难的是如何写出字帖的姿态。
左方斜势:从横开始,一+口,都是抗肩斜势,这是为了和右方的戈钩保持一种呼应的姿态。
心:心要写得小而精彩,对持笔是个练习,一旦觉得手指坚硬,立刻休息(笔者练习时经常发生)。
戈钩:以前的文章提到,有些笔画是要练习一辈子的,戈钩算一个,练习难度不大,稳定难度大,换句话说,写好不难,难的时保持每次都写好。
撇:撇笔没有难度,但是出锋指向有个讲究,不随意最好。字贴中是指向“心”的卧钩和上面的点之间。
字帖公众号“开心练字”中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