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老杨
杨老师是我的高三语文老师,同时担任班主任。他办事不思变通,略显迂腐。同学们私下称他“老杨”,虽然那时他还未满四旬。
高三开学后不久。一天,老杨在班上宣布,说是上级主管部门拨下来一点助学资金,他想改作奖学金。听到这个消息,我喜忧参半。父母都是农民,家里不宽裕,那时又遭遇一起火灾,更是雪上加霜。我的伙食费都是向亲友借的。生性好强,挺爱面子的我,不愿将窘迫的境况公开。因此对老杨的自作主张表示欢迎。但转念一想,既然是助学金,就应该分发给那些最需要帮助的贫寒学子,不管他们的成绩如何,我觉得老杨私自改变助学金性质的行为欠妥。
矛盾归矛盾,一番思索之后,我选择了面对现实,决定放手一搏。自此我奋发图强,刻苦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屡次获得老杨颁发的奖学金。这笔资金勉强够我支付生活费。父母为我骄傲,我对自己也充满信心。
火热的七月后,我如愿以偿,考入南京师大。接到录取通知书的一刻,我百感交集。老杨微笑着向我表示祝贺:“孩子,好样的,为你父母争了口气!”
可能我那时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也许是毕业为自己撑胆的缘故,在老杨的办公室里,我竟鬼使神差地责问他,并且是当着他一屋子同事的面。回想起那时的情景,如果不是一时冲动,可能我永远不知真相,那才真应后悔一辈子。我问他凭什么将助学金私自改作奖学金。
老杨听了,先是一愣,继而嘿嘿一笑,“原来你为这件事对我耿耿于怀呀!好吧,我告诉你原因。当你遇到困难时,别人可以给予帮助,也可以不给,但你不能躺倒不干,更不能养成依赖他人的习惯,你说对不对?若直接给你们钱,那是同情,我担心你们会自卑。贫困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被贫困击垮。客观条件差一些不要紧,但不能成为主观不努力的借口。我希望你们卸下重担,自强不息!”
我沉默了,他的话让人心中一震。我默默地点头,我明白了所有的坎坷都是暂时的,必须面对,必须跨越,坚定的脚步是无法阻拦的。
这时,一位比老杨还年长的老师走近我,轻轻拍打我的肩头,“同学,难道你从来都不知道,哪里有什么拨款呀,那些奖学金都来自杨老师微薄的工资……”
我呆立,眼睛热辣辣的,静静地看着老杨。他正一个劲儿地朝那位老教师打手势,极力叫他缄口。老教师的话像一把重槌,使劲敲击我的心房。我在那一刻我瞬间成长,甚至超过了高中三年的总和。
作者:马张留
出处:《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