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的时候,很多HR都会问的一个问题: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
我不是HR,不知道他们问这句话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但是,但凡一个想进入该企业的求职者,应该都会对这个问题有所准备。会说在2-3年会在贵公司做到什么程度,4-5年在该公司内做到什么职位,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甚至更详尽的规划;当然,如果所有的规划都与想应聘的公司有密切的联系,那HR是不是会高兴地跳起来。其实他们都知道,很多问题的答案都是有套路的。但是,我就是很讨厌面试的时候被问到我的职业规划是什么!
01
前段时间有个本科师妹加我微信,问我关于考研的问题。她才大二,但她很坚定地和我说,她因为要考上海检验检疫局的公务员,所以要先考上我们学校这个专业的研究生,上完两年半研究生之后就考检疫局。我很吃惊,被她的理由吓到了。我问她为什么这么肯定的要考那儿的公务员呢?她说是因为她的一个老师和他们讲的。说上海只有我们学校有这个专业,而且考公务员的时候只要过线了,后面就没有问题了。
这姑娘如果是我妹妹或者好朋友,我一定会马上怼回去:“等你考公务员,那是5年后的事了,你没毛病吧?”
我和这个小师妹说:“你可以考交大,也可以考这个专业。但我必须告诉你,或许等你考检验检疫局的时候人家不招了呢?而且如果你考上了研究生,两年半的新环境,接触的新的人很有可能而且极大可能会改变你的想法。如果真要考上海的研,那索性就选择一个和本专业相关的,且可以在毕业时落户加分的专业吧,起码以后真要留在上海,户口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想想,她这也算是对自己未来的一个规划不是么?5年的规划而已。我为什么听着就这么愤怒呢?因为现在这样的社会,别说5年,两年之后你都不知道自己会变成什么样,你更不知道你所处的环境怎么样。手机公司一年出多少款新手机?房价一年会变成什么样?一年前计划买房的同事今年终于买了房,可在上海这样的城市,一年前的预算今年只能选择更偏远的地方;我学校附近的房价两年就翻了三翻。
02
今天早上,我姐发了条消息给我:昨晚三点多才回来。我问她今天还上班么,她说中午去。
要说职业规划,我姐算是个规划的很完美的一个人。去年刚毕业,她就去了地产公司,但因为种种原因转行去了保险公司。很多人都认为研究生毕业了去保险公司,就是去卖保险嘛,多没面子!嗯,很多人都会这么想。这些人是无知的。她在保险公司待了段时间,了解了很多关于保险方面的信息。她和我说过,保险行业以后会是一个越来越盛的行业,而且自己也很感兴趣,以后就准备往这方面发展。可是,事情总不会是像她想的那样。因为涉及到个人利益,被同事陷害,吃了亏;后来无奈辞职了。之后重新找了工作,但并不是保险行业。她和我说:“以后一定还会去某某保险公司(她很向往的香港保险公司)。
新的工作也并非容易,没有双休日,每天基本都要在外面跑;但她一直在坚持。做了大半年,所在部门要成立分公司,但分析了利弊之后,选择转岗,准备往公司总部转。但她的专业是社会学,和大多数的技术类专业有些不同;可她选择了总公司的产品运营岗。面试通过之后她和我说:“这是她从来不敢想的岗位。”
现在,她就在这个产品运营的岗位上,从转岗过来之后几乎每天都加班,但她心甘情愿。她的职业道路并没有在她的规划之内,但每一部都有收获。
如果我去面试一家公司,HR问我我的职业规划,我会好好回答他的问题,但后面还是会表达我的态度。规划有什么用?可能会有限制作用。我为什么不能在自己进入贵公司之后,渐渐步入正轨之后再来考虑这个问题呢?工作之前就回答这个问题总归是不太切合实际的。况且,环境与科技变化之快,有时候会让人措手不及。在真正进入所希望的环境里了解了各方面的因素与可能,再根据实际做规划我想才是合理的。
再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假如某应届毕业生找工作,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但在此期间遇到了自己的Mr.right,因为爱情改变了职业道路。这类人应该也不占少数。
所以,工作之前的职业规划说实话,真没有多大用处,特别是应届毕业生。因为只有在经过职场磨练,积累了一定经验,甚至在多个行业多个岗位尝试之后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又最感兴趣的;之后的规划才可称得上是职业规划。而且,市场环境的改变之快也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挑战;应对改变与适应新环境也是一项需要具备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