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无限私域流量裂变增长

 

生意越来越难做

企业者焦虑


现在很多人都会说生意越来越难做,为什么难做?因为企业对未来的增长有不确定性,同时这也会导致企业者焦虑,不知道今天赚到的钱明天是否还有机会赚到。


企业有没有增长的确定性?


企业想获得增长,肯定不是仅仅靠节约,它有什么底层思维?



企业遇到增长的瓶颈


首先我们看看企业为什么会遇到增长的瓶颈?


第一,全球互联网用户增长速度放缓,从2012年的31%降到2017年的3.5%,而且根据权威机构的数据显示,2019年第二季度移动互联网用户净减200万;其次网上零售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87.0%持续下跌到2019年的14.4%,增长率跌至1/6;还有获客成本的逐年递增,从2012年的71块升到2018年的364块。


这些数据不得不使企业不焦虑,企业新的活法是什么?


商业有个法则,客户获取成本长时间高于客户终身价值,企业将不可持续。如果你获客成本是100元,但是用户只给你贡献了50元,你如何让企业保持增长?


问题即答案,这个问题背后有两个解决方案:第一,降低客户获取成本;第二,挖掘客户更多的价值。



企业增长底层逻辑




企业增长底层的逻辑是什么?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拉新增长、复购增长和效能增长。所有企业做营销,目的只有两个,第一是拉新,第二是留存。在拉新上,很多公司做到了极致,但是拉新没有规律很难被复制;而留存,是关于如何运营,这个有规律,是可以复制的。




我们以企业增长和外部环境两个维度来分析,在红利曲线逐渐降低、获客成本逐渐增加、拉新增长达到极限点的情况下,如何找到超级用户增长的第二曲线?


我们先看一个案例:4年业绩增长10倍,复购从2次变成7次,这家企业是如何做到的?


这家企业一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我的淘宝店每天有几百个用户订单,那我如何把这些用户沉淀下来?然后他就采取了一个动作,把买过他产品的用户都添加到微信上。


一年多时间,15年的时候,他微信上有1万多客户,现在根本不用在淘宝上刷单了,新品一出来就有很好的销量,且新品自动进入榜单,又吸引一些其他用户流量,形成了正向循环。17年时,他已经有2.4万微信用户,在双十一的时候,仅仅是微信上的用户就给他带来了3500万的创收。


在这些漂亮的营收现象下,我们拆细来看,首先是复购率的提升,从一年2次变成一年7次;第二人均贡献产值的增加,每人从200元增长到1500元,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微信端复购远高于淘宝;第二当你的产品具有高复购的时候,老用户复购相比拉新更容易。



私域流量池

超级用户



如何增加用户的复购率?我们如何运营用户?


所谓用户运营,就是尽可能把用户放在离你最近的地方——私域流量池,这样就有更多机会创造曝光,影响决策,实现增长。


运营用户也有个二八法则,即2%的用户创造了80%的销售,所以企业要将80%的精力放在20%的重要客户上,对待客户应区别对待,而非一视同仁。


对于运营,我们需要认知进化,要从流量思维转到超级用户思维,要从粗放型运营跨越到精细型运营。


什么是超级用户?是指在未来时间,有明确意向持续消费产品和服务老用户,他们具有高复购、高消费力、高忠诚度,还愿意分享的一批人。

 

尼尔森研究指出:超级用户的消费力是普通用户的5-10倍,超级用户群体每增加1%,可带来普通用户新增10%-15%、销售增加20%-25%。


超级用户的进化有5个阶段:目标用户、付费用户、VIP用户、裂变用户、合伙用户,分别对应的行为是有购买需求、至少消费一次、付费用户、主动推荐他人购买,最终成为愿意销售产品。


超级用户需要经营,什么是最好的经营场景?微信个人号。微信是什么?用商业视角来说,是用户连接器,是锚点,是为了更深入了解用户,即通过微信个人号建立品牌私域流量池,通过人格化IP连接消费者。



IP的打造



IP最重要的使命是在用户脑海中创造记忆画面和情绪,并赢得信任沟通。信任是一切成交的前提,并非只有见面才能建立信任,社交零售就是不断地培养信任、转化信任,每一次的成交不是信任的损耗,而是信任的叠加!


社交零售的背后是关系,运营客户就是运营关系,清晰、真实的IP,更能让消费者感知你的真实,真实更容易打动用户。IP一定要有足够的清晰度,就像剧本一样,剧本越清晰,演员的带入感越强,也就越能打动客户。


未来企业一定会IP多元化和垂直化,企业里不仅有大IP,也会有小IP,分布式影响用户。


运营用户一定很琐碎的事情,但正因为这些琐碎的事情才保证了我们企业的增长。运营一定要精细化,精细化的重要标志就是用户的分层与标签模型。



从0到1方法论




我们总结下从0到1打造超级用户的方法论是什么?


IP化,建立品牌人格,拉近用户距离;

连接,构建私域流量,吸引用户关注;

促活,创造用户连接,保持高频曝光;

分层,创建用户画像,实现精准营销;

复购,创造销售增长,培养超级用户。



现场金句


当我们能抢占用户的视觉,再渗透进心智复购是会自然发生的。


再小的企业都能建构私域流量,打造超级用户将成为用户增长更好的方法。


所有的营销都是设计,但不代表不真实;所有的营销都是真实,但不一定不需要设计。

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什么是超级客户呢?是愿意为你的产品和服务付费的用户,也被称为精准流量。对于企业来讲,它相当于一个持续的现金流。


比如,亚马逊的会员。我们来看看,它到底贡献了什么。这里有几个数据:


在美国,10.7%的美国人都是亚马逊的Prime会员,38%的美国家庭都在使用亚马逊的会员服务。


每一个会员,每一年的消费平均是1200美金。而一个普通的非会员,每年大概是400美金。两者有三倍的差别。


另外2018年,亚马逊的股价累计上涨了30%,而标准普尔同期下跌了6.7%。


所以亚马逊说,为什么我们这样稳定,很核心的要素是我们有一个亿的会员。每个会员每年基本都在缴费,续费率达到90%。




亚马逊是怎么做的?


第一步,从原有的行为数据中筛选出客户池,找到交易频次高的一些客户。同时,找到现有的这种交易频次高的客户中存在的痛点。


亚马逊在2005年推出这个会员时就发现,美国的快递网络并没有中国这样成熟,因为很多人是非常分散地住在村落里,所以它提供了一个很核心的服务:免费的两日送达。


自从这个痛点抓到之后,更多痛点也开始叠加。


第二步,开始设计对于超级用户的整体性的增值包。


只有痛点固然能够对他产生吸引,但是不一定能够对他产生留存。


要大量地去为这些会员提供增值性的服务。包括无限量的音乐影视,无限量的照片存储,还有100万本Kindle电子书的借阅。


如果你预缴费,还有25%的折扣。


第三步,把客户数据变成一种资产,去跟其他公司进行联合。因为我有一个亿的客户,在网络中会留存数据,我知道他们的喜好。

 

亚马逊就跟Moto以及另一家手机厂商Blu进行联合。以前两家公司卖的手机,一个是99美金,一个是199美金,而在亚马逊上的合同价要低50到70美金。


为什么亚马逊可以这样做呢?因为它有客户资产来跟你交换,有稳定的客户群交易,有数据。


所以这意味着,一旦你建立会员之后,通过精准的流量,还可以引入其他的厂商来进行合作,来对超级会员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这是对客户资产的一个利用。能够把这个资源形成一种权益,跟其他的公司来进行绑定,成为一种权益乘法。

 

第四步,把超级会员从利益的增值性的管理,变成身份性的管理。


7月15号叫做亚马逊的会员日,在这个时候,亚马逊对于会员的价格放到最低。一般来讲,每当这天的时候,销量会增加90%甚至100%。


这是个造节性的运动,但是它本质上是指向身份认同的一个增值性管理。


总结一下。中国很多做超级会员的企业,包括京东、饿了么,策略看起来很美好,用起来也很简单,但是模仿起来并没有达到亚马逊这样的成功。其中很核心的一个要素,就是对客户需求背后的理解问题。


要找到他的痛点,只有把若干个痛点打通之后,才会形成一个用户池。之后形成权益增加包,同其他公司进行跨界性的合作,使这个权益能放得更大。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就是对身份的识别,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利益要素。所以我认为,在国内去做超级用户可以做的事情非常多。




第二招

锁销


什么叫锁销?我们先看看,一家会锁销的公司长啥样,这个公司叫星巴克。


星巴克每年一开张,就可以实现1/4的营收。什么意思呢?星巴克发展了很多星享卡的会员,仅2015年就销售了50亿美元,占到它当年销售额的1/4。


换句话来讲,这帮星享卡会员存在星巴克中的钱,为它每一年销量的1/4来托底,实际上通过这个权益卡,已经提前封锁了1/4的机会了。


2017年星巴克发布一个数据,说存在星享卡中,以及在移动支付当中所存留的现金,已经超过12亿美金了。这个存留的现金超过美国绝大多数银行。


所以,锁销是在洞察客户消费周期的基础上,提前去锁定客户的交易或者交易的可能性。


如果说你要做转换比例的话,锁销是能够帮你设置转换比例的最高境界。因为它有几个作用:


第一,降低风险,提前把钱给收了;


第二,降低营销成本,可以精准地为客户提供更多增值性服务,不用把这个钱去拿去做传播,你很少看到星巴克的广告;


第三,封锁竞争对手,我们以前认为竞争的核心在终端,而通过锁销,我提前把钱给收了,他去买竞争对手东西的机会就更少了。




所以,锁销的最高境界是金融属性,我先把钱收回来,然后可以拿这个钱去拓展更多的业务,或者更好地去服务客户的权益,形成一个闭环。好的公司都能够形成一个业绩性的闭环和飞轮。


还有一个很典型的案例,就是在一个小镇里,有一家公司叫做爱饭,做餐饮。它的模式就是,每次客户在这里吃饭,假设消费了3000块,它跟客户说今天可以免单——只要你存6000块,本次免单。


这相当于就是打五折,只是换了一个说法。但是很多消费者由于这个吸引,就存了6000块钱进去了。这也是一种典型的锁销行为。所以,这个小镇的饭店用这个方法做了两个月之后,其他饭店中去吃饭的人都很少人了,全部被它锁过来了。这也是一种打击竞争对手很有效的模式。




第三招

资源绑定


这一招非常适合B2B的企业。什么叫资源绑定呢?就是在原有客户交易的基础上,通过深度服务,把这种服务变成一种高转换成本的资源。


很多B2B的企业,如果转换供应商就会碰到风险。所以,我要去强调这个风险的话,就要增加客户的粘性,去消除客户的这些风险。它是要把这种传统的交易性的关系,变成一种战略互补性的关系。


比如有一年我到宝钢,宝钢有一群大客户销售人员,在客户那儿上班的时间比在宝钢的时间还多,所以跟客户是深度绑定性的关系。


我在做咨询实践时碰到一个最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有一年利乐找我,说我给你一笔咨询费,你帮蒙牛做咨询,我就很奇怪。因为利乐是卖设备给蒙牛的,可利乐出钱帮忙给蒙牛做咨询,实际上这是一种深度的资源性绑定的模式,把关系给深化了。




小结


马云在2008年说,我打开望远镜也找不到竞争对手,因为他已经在一个领域中做到第一了。但是,大部分人都不在这样的阶段。


如果说你不关心竞争,只会关心客户,脱离竞争去谈客户,是个天方夜谭。


竞争的核心是差异化。要去看看竞争对手在做什么,在满足客户什么样的需求,你就知道兵力应该聚焦在什么样的地方,如何来跟它进行竞争。而护城河正是一种竞争结构。





e="[g07�x�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