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朋友,认识有十多年了,和我是同龄人,现在我们也都算是中年人了。
在我看来,他是那种比较典型的传统中国男人。怎么说呢,就是踏踏实实工作,踏踏实实过日子,踏踏实实养孩子,踏踏实实照顾老人的那种人。曾经我觉得他这种人好是好,但没什么意思。生活过于普通平淡,从今天能看到今后10年甚至20年后的日子,一天一天按部就班地生活,而且几乎是复制了父母那一辈人的生活。
他是个在设计院工作的建筑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这十多年也渐渐成长为单位的骨干。工作忙起来的时候加班必不可少,他也不发牢骚(没公开发过牢骚,私下不知道。),只是会感慨一下而已。有时候他也忍不住晒一下自己的项目业绩、社会工作等等。
不忙的时候,他周末基本都是和家人在一起。有时候晒晒自家做的饭菜,普通的家常菜,放在普通的青花瓷碗里;有时候和家人一起到附近公园转一转看看展览什么的;有时候和爱人一起健走十多公里,一路走一路拍照……
建筑师多少都会有一些艺术细胞,他也是。早些年,经常能看到他晒一晒自己闲暇时候画的画,水彩、素描、丙烯画,好像还有过木版画,确实有一定功底;还喜欢玉石紫檀这类中年男人标配的东西,也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和水平;喜欢养花,有一株大君子兰年年开花,花开得灿烂蓬勃;喜欢看书喝茶,有点文人意气。
总之,就是典型的知识分子生活,普通,平淡。难得见风花雪月,难得见激情热烈,难得见深刻哲理,难得见高端奢侈,更从来没见过他抒发过什么迷茫忧郁落寞的情感,连点深秋的清愁都不曾有。
过年前,他家又开始了常规的打扫卫生、贴窗花、贴福字。他晒出窗明几净的自家照片,能感觉到他语气中那种看着自己劳动成果的满足,还有佳节来临前的欢欣。
看着他这样一天一天积极工作、努力生活的样子,看着他为生活中每一个普通又常见的小事而快乐,可以想象当他小的时候,就是这么看着自己的父辈每天上班的时候投入地去工作;下班的时候投入地去生活。每天做好每一顿饭,节假日和家人一起走一走逛一逛,过年前打扫卫生、贴窗花,看着家里慢慢洋溢起喜庆的气氛,自己的脸上、心里也慢慢洋溢起幸福的满足……
现在,他就是自己当年的父辈,在单位是技术骨干,在家里是一家人的主心骨。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把这个家撑起来,和爱人携手一起照顾好父母、养育好孩子,让这个家越来越好。
我觉得我以前也许想错了什么。我为自己曾经以自我的标准和观念去衡量别人幸福与否的做法而惭愧。
说起来,我们大多数人不都是这样平凡普通的人吗,那些说走就走的旅行,那些风花雪月式的生活,高端奢华式的生活……并不是我们生活的主流呀。日子即使普通,生活即使平淡,但如果是自己认真去过的生活,一样会有成就感和幸福感。
幸福没有标准定义,全在于个人的感受。谁又能说,这种脚踏实地的普通生活,这种踏实可靠的朴实感觉,就不是一种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