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考成绩公布之后,有很多人来向我咨询,考得不理想,要不要走复读这条路。其中既有学弟学妹,也不乏一些考生的家长。
说实话,这个问题对于我来说,真的太难回答。
对话经常是这样的——
“复读的确能够给自己再战一次的机会。”“可是,一旦又考砸了呢……”
又或者——
“复读当然可以,但是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就是明年可能依然会面临不太理想的成绩。”“我知道,可是如果不试一下的话,就连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复读这件事,无论你找出多少个理由支持或者反对,后面永远都能跟上一个“可是”。
每个人面临复读的选择时都会谨慎到有些怯懦。正如柳青曾说过的,“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2
复读对一个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按照想象,我们都希望听到一个脱胎换骨凤凰涅槃的励志故事:高考失败后,痛定思痛,破釜沉舟地选择了复读这条路,从此一个玩世不恭的少年变成了废寝忘食的隐藏大学霸,最终在第二年高考金榜题名,顺利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学。
这样的故事听起来多带劲啊。在高考之前最黑暗的那段日子里,我就是每天靠着这些既鸡汤又鸡血的故事才撑下去的。
可是真实生活中,我们遇到这样的故事却少之又少。
一次特别的机会,我曾到一所重点中学的复读班做过一天调研。在去之前,我心里想,那可是复读班啊,定是人人头悬梁锥刺股,一副身负家国荣辱的姿态在拼了命地学习。可是,实际到达之后才发现,课堂上依旧有人睡觉走神,课间依旧有人打闹,晚自习依旧有人发呆或者看小说。
虽然谁都不愿意承认,可现实就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是非常非常非常难改变的。高考滑铁卢的夜晚所流的眼泪、下的决心,未必能支撑你再把炼狱般的高三重走一遭。
往往是复读一年,成绩原地踏步,或者略有提升,却依旧不理想;甚至,复读一年,成绩不升反降。
这些才是现实境遇下时常在发生的故事。
3
人们都喜欢活在心灵鸡汤所营造的童话世界里,却不愿意面对残次疮痍的现实。
有一次我把这些讲给伙伴的时候,招来了对方深深的嫌弃。
她咽下嘴里的一大口奶茶,用教育地语气对我说:“你这就是病态的心理!只看到事物的阴暗面。”
我一脸无辜地回复她,“可是事实就是这样啊。”
她义正言辞,“比这个事实更确切的事实是,还有那么多人即使完全意识到了你说的那些,还是会去选择复读。”
我一时语塞。
有时候我会觉得莫名其妙,为什么会有“一考定终身”这种怪物啊。我们从小到大就被灌输着,“高考是改变命运的起点”,“高考过后,人和人的差距就要开始越拉越大了”。
这些话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脑袋里,所以我们生怕错过了复读,就错过了改变人生的最后一班列车。
4
朋友问我,“你是不是来宣扬‘复读无用论’的。”
不是。
恰恰相反,我高中时的很多好友,都在高考后选择了复读;大学里的不少玩伴,也是经历过复读后考来的。
我当年没有选择复读,说白了是因为怂,担心自己承受不住再一次失败带来的沉重打击。这导致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沉浸在“如果当初复读会怎么样”的臆想以及“万一别人复读后考到了比我好的大学”的无端懊恼之中。
人就是这么一个极易贪婪又极易嫉妒的动物。
这几年来,我听过了很多人的“复读故事”。从无话不谈的挚友到素未谋面的亲戚同事家的孩子,他们的故事皆大欢喜或者落寞荒凉,日益堆积着我心中对“复读党”们深深的敬意。
“在我复读的那一年。”
这是他们谈话时常用的开头语,有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味道。
5
高中时的死党在出成绩的那个夜晚彻夜未眠,大哭一场后,毫不犹豫地拎着行李到衡水复读。他说,没有经历过的人,永远永远都不会懂那种感觉。
“你觉得全世界的门都对你关闭了,这一局游戏你就是玩砸了,别人可以继续升级,但你只能退出重来,别无选择。
“这一年里老师对我们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们已经在复读了,这是最后一次机会。当高一高二甚至高三的学生们在放松的时候,你们不能,因为你们没有任何挥霍的资本了。’
“大冬天的,河北早上的风能把人的骨头刺透。我五点钟准时爬起床,撩一把水管里冰凉的水在脸上就直接往教室里走。晚上下了晚自习,趁着值日生打扫教室,我还继续留在座位上学习,就为了挤那几分钟的时间啊!”
他讲这些的时候,不禁让我对比自己早上赖床、上课玩手机的大学生活,心里骤然有一万点愧疚。
可是第二年高考,他再次遭遇滑铁卢。
悲伤过后,我问他有没有后悔过当初复读的选择。他坚定地说,没有。
“当初做决定的时候我就知道可能会有这样的结局。”
“那你不觉得亏吗?”我试探着问。
“亏什么啊!至少老子现在也有资本给你们讲那些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啦!”说罢,哈哈大笑。
他说复读一年带给他最大的意义,就是他已经付出了那么多、倾注了比常人更多的青春时光,投入太多,放在股市上说,就是典型的“被套牢了”。“你看你们大学过得多颓废,但是我肯定不。我过去付出那么多,不是为了换来自己在大学睡懒觉的。”
心灵鸡汤告诉人们,今天付出一分,明天就会收获一分。可现实是,付出总有收获,但收获未必及时,也未必等价。有些人付出一分就换来了十分,有些人付出十分才等来了一分。
现实的残酷,在于付出和收获没有绝对公平的正比;而现实的美好,在于无论投入产出比如何,付出,定有收获。
6
经常会有朋友,即使考得很好却依然郁郁寡欢;复读一年成绩提升了不少,却总觉得还没达到自己的想象。
我们似乎用尽全力地做了赌注,想要靠这一把一飞冲天。却常常忘记,人生其实没有天花板啊。
即使你考上了清华北大、考上了哈佛耶鲁,就能够为人生盖上“成功”的印戳了吗?你在心里问问自己,有没有那么一个目标,会让你觉得实现它之后,你就功成名就了,可以再也不用奋斗而安享余生了。
有吗?
就像一个复读的孩子曾对我说的:“我六岁上小学,十二岁初中,十五岁高中。在此之前的十八年里,一切按部就班四平八稳。现在我十八岁了,面对失败,我该自己决定,之后的路怎么走。”
当年辽宁高考状元从港大退学复读的新闻曾令全国震惊,多少人在网络上扼腕叹息说孩子读书读傻了。可是来年这姑娘又一次摘得辽宁状元的桂冠,印证了一句话:“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人生就是一场赌博,有无数次的铩羽而归、无数次的扬眉吐气和无数次的举棋不定。
没有什么决定能够真正地影响你一辈子,因此也不必犹豫而寡欢。复读算是兵行险招,可是无论胜败,自有精彩。
(完)
转载前请务必私信作者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