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前)
我们禅修前需要纠正一下起心动念。我自己的起心动念是什么,先观察一下,然后纠正一下这个起心动念,这个叫做发心。发什么样的心就得什么样的果,所以,这个发心是十分重要的;发了心之后,认认真真地发自内心地做,这样的话也可以说正行殊胜;最后,所做的一切的善根回向天下无边的众生离苦得乐,就这样回向,这就是回向殊胜。这样,我们不管禅修多长时间,都跟三殊胜结合,这十分重要。如果既没有什么目的,又没有认真修,也没有什么回向,反正就应付一下,做做样子,这样的话得不到什么效果。所以需要跟三殊胜结合来修。
我们解脱的话要按次第来修学。要先生起出离心,出离心的基础上生起菩提心,菩提心的基础上证悟空性,这就是按照次第顺序修的,会圆满成功。要成功的话,出离心是基础。出离心的标准是什么?出离心的标准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需要知道,能放下世间的一切,不留念世间的一切,这就是出离心的标准。我们是很难很难做到的。我们做不到标准的出离心,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呢?有,就是先修相似的出离心。这个不算难,你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不管白天也好,晚上也好,不管是行、住、坐、卧都是想干嘛就干嘛,但要认识到这些都是生存的一种方法而已,不是生存的意义。最重要的是你要明了生存的意义就是为了解脱,有这么一个目的,无论是真实的做到还是造作地修炼和练习,都会慢慢变成真实的。如果完全没有出离心的基础,你所做的一切、所想的一切,不管是多大的善业,都变成圆满世间福报的作用而已,跟解脱无关,那就太可惜了。如果你是为了解脱而做,就这么一个出离心的基础上,你所做的一切,不管是多小的善业,哪怕只是供一盏灯,烧一支香这么一个微小的善根,还是跟解脱有关系。所以,出离心很重要。
没有出离心的话,菩提心是生不起来的,菩提心是在出离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菩提心分行菩提心和愿菩提心,我们应该先修哪个?先修的不是行菩提心,是愿菩提心。行菩提心和愿菩提心有什么样的区别?愿菩提心,你心里有这么个愿望,非常深切的愿望而已,没有实际行动,这就是愿菩提心。在这个基础上,或者没有这个基础,你就直接付诸实际行动了,就叫做行菩提心。
但是如果没有愿菩提心就训练行菩提心的话,我觉得很危险,你有可能会后悔,有可能会退转,就这样的话重新开始就非常不容易了。应该是先修炼愿菩提心,在愿菩提心修得非常扎实的时候再予以实际行动,那不管多艰难你也不会退转,更不会后悔。原因是什么?是你的基础打好了,这样相对来说容易证悟空性。如果你没有这样按照顺序、按次第来做,也不能说完全不能证悟空性,不能这么说。有些根器成熟的人,没有这样修炼直接就证悟的也是存在的。直接就证悟空性了,本来空性的见解中出离心、菩提心就都是圆满的。
但是一般来说,没有出离心、菩提心的基础,不容易证悟空性,所以,我们要走安全的路。就按照这个顺序来走,我觉得这样很重要。所以,我们菩提班和般若班为什么要对《菩提心熏修简仪》很重视,就是因为这里面主要讲的是如何修出离心和菩提心,在这两个的基础上证悟空性,这很重要,大家一定要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