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小阻力之路》中,作者罗伯特·弗里茨提出了一个里程碑式的概念:用创造作品的意识取代解决问题的意识,实现人生结构的彻底转变。
我们大多数人一生都陷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遇到问题的不断循环中,而这样的行为循环必然会带来心理上的循环,焦虑——采取行动缓解焦虑——再次焦虑。作者指出,我们采取行动只是为了缓解焦虑,并不是真的想要去做喜欢的事,一旦压力有所缓解,我们的行动力就会随之下降,等到下一个压力到来,再次被迫引发行动,这就是大多数人无法持续改变的原因。
而所谓的创造思维则是有明确的目标,在行动前已经想好了最终的愿景,即我要去哪里。“解决问题”让我们只看到路上的重重阻碍,却看不到脚下的路究竟通向哪里,这是我们在学生时代就形成的习惯,在年轻人还没想好要过怎样的生活之前,他们就已学会了规划人生,也就是说,他们根本不知道终点,却早已开始规划自己的路径。创造思维恰恰相反,它不在乎以怎样的方式达成结果,内心只有明确的想要达成的具体目标。
可以看到,解决问题与创造思维的根本差异在于,前者向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由于没有想达成的愿景,任何问题都会让人牵挂于心。而那些具有创造力的人,早已在心中做出重大抉择,他们一心只想实现心中所愿,其他问题都如过眼云烟。
在许岑所著《上手》一书中,作者强调“作品意识”对练就一项技能的重要性,所谓的作品意识,既是指做什么事都要以“输出成果”为目标,单纯的输入式学习并不能产生持久的动力,只有创造出具体的作品才是学习之道。
我们可以把这两本书结合来看,创造思维+作品意识=持续进步的人生,只顾着解决问题的人,终其一生都困在源源不断的问题中,他们无法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解决问题可以暂时缓解他们的压力,但这只是消除了负面情绪而已,由于没有任何正向增长,他们的生活将会一成不变,直到下一个问题来临。
因此,不能达成长期、持续的努力是因为你只是迫于暂时的压力去做那些事,一旦压力消除,动力也就随之消失。《最小阻力之路》的作者罗伯特·弗里茨认为,改变这一切的方式是想清自己的“首要选择”,但我认为对于多数人来讲这个选择太难了,大多数人并没有认真思考过自己想过怎样的人生,如何能在一两天就想清楚呢?
我提倡的方式是以下两点:
1.培养“作品意识”,尝试把感兴趣的东西进行输出,拿出一件件看得到的具体成果。演奏一支曲子、做出一道菜、写一篇文章、拍摄一组照片...一旦想要创造属于自己的作品,人们就会自发的产生行动力。随着“作品意识”的不断提升,一开始我们只是把一件事当做作品去完成,慢慢的就会泛化到其他事上,最终将整个人生当成一件作品去塑造。
2.用获得式思维取代避免式思维,不要说“我不想生病”,“我不想变糟糕”,而要说“我想获得健康”,“我想取得好的成绩”,前者是在解决问题,后者则是在创造新的东西。长期用“我不想...”的思维方式会导致我们失去对人生的控制感。最重要的是,这种思维方式不能带来长期、持续的努力。
当我们能做到以上两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会逐渐意识到人生的“首要选择”,继而强化努力行为,做出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