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给高中生讲解英语听力的时候,听到一段短对话,忍俊不禁。翻译成中文大意如下:
女:你的邮箱地址是什么?
男:狂拽炫酷屌炸天的我@gmail.com.(原文为superdude@gmail.com)
女:哦,这大概就是你一直找不到工作的原因吧。
学生虽然原来没听清,讲解之后,乐呵乐呵也就过去了。但对于步入职场的我们而言,尤其需要引以为戒。表面看起来,这样极端的情况似乎并不会出现,心想哪有人那么搞笑啊,取这样的邮箱名。而实际上,这样不上心求职案例在求职中并不鲜见,放大了看,就是对话中的那种情况,这种不上心也可以姑且认为是很多刚毕业的学生找工作屡屡碰壁的缘故之一。
首先,对自己的简历不上心。
刘同在《你的孤独,虽败犹荣》一书中提到招聘新同事的个人标准,如果应聘者不用自己的名字注册社交账号,好感度便少了30%。他认为这是个人没有建立起社会个人标签的意识。当然,并非所有的行业要求都这么严格,以自己的小绰号出名的人也比比皆是,然而,不得不承认,我们刚开始找工作的时候,还是无名小子一个,很有必要学着让别人认识自己。也许,从自己的名字,门面上的简历着手,都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其次,对求职单位不上心。
现在的大学生比较幸福,在毕业求职过程中学校大多会提供就业指导的课程,毕业生多少会懂得精修自己的简历,相应的求职单位功课也会去完成。但是最后仍然败在一个“懒”字上。简历改好后,遇到中意的单位,直接就投递简历。但是应聘职位并没有根据公司而相应调整。不同的公司对不同的岗位有时候称谓并不尽相同,业务范围也会有所差距。临门一脚的诚意还是要有的。
最后,对自己的能力不上心。
"我觉得她比我更优秀".
用英文说完这句话之后,我便像逃兵一样地离开了。后面得知实际上教授看到我的勤奋和能力,也看到另一位同学的发音与表现,但是出于对于比赛的分析,我其实比另一位同学更合适这个比赛,但是,最终我自己先逃走了。所以,最大的悲哀不是我们争取了失败了,而是没有争取就自我放弃。
求职过程中也是如此,非常好的就业单位,我们一心向往,然而有些人,还没尝试就一直打退堂鼓:这样好的公司会要我这种小人物吗?最终连投简历的勇气也被自己的犹豫消磨殆尽。什么事情,不去尝试,结果你是永远不知道的。
求职道路多曲折,然而做好万全的准备,带上多年积累的智慧与才能,附上掏心掏肺的诚意,不至于会一直被别人回应:出门右拐,不送。
有志者,事竟成。谦逊为本,能力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