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打造的产品从何种情绪入手?

情绪.jpg

2018四月,94班本月值月生守来战友给大家一周的时间打磨下自己的标签。
于是我也不脸发了一下Update版的个人标签:
标签:非药物疗法知名推广者
博物馆文化使者
开一个无为灸灸馆
确立时间:2018年4月3日
实现时间:2025年4月4日

某天,听了冯唐在奇葩大会上的发言,他提到写作无非是渡己和渡人两种,不得不说他总结得很精辟!
看着在写作群里自己订立的标签,无不包含这两方面。
而最近,一不小心被产品经理小七拉进了“得到留言100天”的坑里,开始了《产品思维30讲》的留言与思考,目前是更新到第11讲,已重复收听多次,发现周围好多战友都已经开始应用起来!


image.png

从产品思维的角度来看,四种情绪反观我的个人标签,对作品的打磨有了很好的理论参考,于是有了一些不太成熟的分析。

愉悦、不爽、愤怒、恐惧
1.满足就愉悦,不满足就不爽。
2.一种蹦了很久的需求,突然间被满足了,这种感觉叫“爽”
3.愤怒,就是感觉到自己的边界被侵犯。
4.本质上,愤怒其实是一种恐惧。

博物馆VS无为灸

自己在写博物馆相关的系列文章时,五种情绪中愉悦部分应该是有的,但多半是在度己。记录自己曾经游玩过的博物馆。
而无为灸,它是对健康调理的一种非药物疗法,是基于人们对自己身体不适的恐惧。
按道理,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而恐惧的情绪让人更愿意买该情绪引出的产品。
对应而来的有两个针对性的产品:
《国家宝藏》综艺节目和厚朴健康营艾灸课。
让人愉悦身心的节目,被它圈粉了,大家更加关注博物馆文化,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推广博物馆文化。
而厚朴健康营课程艾灸课产品营销的策略是业余学,身家用。
因为现代人很多人都害怕生病,也越来越多人知道一点小问题就吃药的坏处,所以非药物疗法能够得以推广,被越来越多人接受。

理解愉悦与不爽,找到我们的天份密码。

比如我喜欢逛博物馆,喜欢旅行,爱提前做各种攻略,于是有了写作和艺术的爱好。
我会在这里栏目中感受到愉悦,我觉得那是自己的天份,我一度认为巨蟹座的艺术细胞在我身上没有任何体现,却无意中发现正朝着那个方向走去,也许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的被挖掘出来的。


愤怒和恐惧.jpg

直面恐惧

恐惧是没法克服的,看到恐惧的价值并寻找处理恐惧的方式。
你恐惧的,一定有人也恐惧,如果你可以处理恐惧,你就可以帮到别人。

这让我想起了LKK贾伟提到的产品设计痛点,当初55度杯子的研发以及产品的热卖,正是因为他女儿碰倒了爷爷刚倒入开水的杯子而烫伤送进医院的痛心事件,他害怕自己的孩子会再次遭遇类似事件,他想处理好它,于是做出的产品也帮到了有类似痛点的人们。

一篇超棒的读书笔记分享给你:《得到用户心得|把学习《梁宁.产品思维30讲》的50页PPT公开给你》

这个大师课还在继续研读,痛点、痒点、爽点...
希望能给你一点点的启发。
如果你需要,可以私聊我获取享“免费读”的名额。
结课之后,还可以收听得到罗振宇的相关节目和脱不花的读书笔记。
祝我们好运!打造出合适的产品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