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印象里第一次读社会学的书籍,作者条理清晰,循序渐进,让我意识到人的行为后,有如此多的因素来影响着人的举动,也发自内心地感觉到社会学地伟大与复杂。尽管身处现代社会,但人们身上还存在着乡土社会的影子,如“亲密社群中,既无法不互欠人情,也最怕”算账“。”算账“,”清算“等于绝交之谓,因为如果相互不欠人情,也就无需往来了”,这让人对现如今人们的行为可以有更为深刻的解读。同时,在阅读历史时,也能对种种现象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如“农业的剩余跟着人口增加而日减,和平又给人口增加的机会,一个雄图大略的皇权,为了开疆辟土,筑城修河,原不能说是什么虐政,可视作一笔投资。
该书由14篇论文构成,想在每一篇中记录一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句话,或者一段话。
1. 乡土本色
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2. 文字下乡
意义是靠联想作用加上去的,并不是事物或动作本身具有的性质。
3. 再论文字下乡
乡土社会中,他们个别的经验,就等于世代的经验。经验无需不断积累,只需老是保存。
4. 差序格局
社会关系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5.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
个人感想:
为什么说人无完人,因为没有一套标准的道德规范,只要人们照着做就可以。忠有愚忠,孝有愚孝。一件事情做的对不对,要看时,看对象,看度,道德内容若要细究,每个人的心中都不同。倘若以别人口中的标准为主,必定会迷失,因此提升自我认知,大方向不错的前提下,遵循本心。
6. 家族
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
7. 男女有别
友谊是可以停止在某种程度上的了解,恋爱却是不停止的是追求。
个人感想:
网络上所说的“活出自我,遵从内心”是一句很潇洒的话,但解读的时候不能过于片面。要就事论事,尤其两人之间,要以共同愿景为前提,不可作为不加控制的借口。
男女却有别,个性解放亦无错,个性解放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我们国家特别注重一个“度”字和一个“时”字。不同时候,不同情境,个性释放的度也不同。所以社会告诉你释放个性,也告诉你不要任性;告诉你勇于表现,也告诉你低调做人。个性释放,人人平等理念从国外传来,将其与所在国情结合,才能生活得好。任何理念的提出都有其目的与利益,保持独立思考,清醒认识,多问自己一句“这对谁有利?”
8. 礼治秩序
礼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于是人们对于传统有了敬畏之心。
9. 无讼
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是在身内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
10. 无为而治
人靠了分工,减轻了生活担子,增加了享受。享受固然是人所乐从的,但贪了这种便宜,每个人都不能自足了,不能独善其身,不能不管“闲事“,因为如果别人不好好地安于其位地做她所分地工作,就会影响自己的生活。
个人感想:
分工,各司其职不代表一个人可以一直做一样的事情,不代表停滞不前。人是需要成长的,初级的时候和一群人配合做一件事,进阶后即使再做同一件事,负责的工作量,完成质量也应该是提升的,所配合的团队因为个人的成长也应该是不同的。不可替代性会带来地位和财富,而所谓的不可替代性必然是复杂的,不会被轻易效仿的。
11. 长老统治
在变迁中,习惯是适应的阻碍,经验等于顽固和落伍。
个人感想:
因教化存在而形成的“礼”,不仅仅影响到了乡土社会,也同样影响了整个中国,这让我想起了《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皇帝从出生就被教育为一国之君,要一言九鼎,君无戏言。要不可露怯,不可认错。这是为了国家的安定,为了皇权的稳固,为了以后统治的顺利,而这也并没有尊重幼小皇帝的意志。
随着自我意志的形成,一定概率会对之前被教化的内容产生怀疑或反抗。克要对抗的并不是当时的某个条例,而是已被承认,十分坚固的观念。所对抗的也不仅仅是当时的社会,而是这之前的所有社会。正德皇帝的“人性”,万历皇帝的“消极”都是对教化的一种反抗,但从结果来看,对观念的撼动的影响十分有限,甚至还引起教化力量的加强(文官集团)。
12. 血缘和地缘
钱上往来最好不要牵涉亲戚。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的。契约是指陌生人所完成的约定,其完成是权利义务的清算,须要精密的计算,确切的单位,可靠的媒介。
13. 名实的分离
社会结构的变动是人要它变的,要它变的原因是在它已不能答复人的需要。
个人感想:
环境的变化导致时势权力的产生,时势权力的产生又会导致环境的变化。变化停止不了,只是周期长短不同。高速发展的社会,可说国家充满了活力,但于个人而言,一些人生活的幸福指数因为疲于应付变化,其实并不是很高。
14. 从欲望到需要
理性是指人依了已知道的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去计划他的行为,所以也可以说是科学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