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本科不是985、211的

图片来自网络

前段时间网上流出了一段很火视频,在《学霸是怎么炼成的》节目中,某企业HR直言:大企业收简历是会把985毕业生和非985毕业生的简历分开放。而等招聘会结束后,只带走985毕业生的简历,其他简历就让清洁工清理掉。

节目的嘉宾是一位来自双非院校(非985、211院校)的毕业生,他花了三个月精心准备简历和面试,投了5000份简历,却最终以失败告终。于是他上节目提出疑惑:我们这样都是大学刚毕业的,都没经验,“985”也没有经验,那为什么只用他们而不用我们呢?我们都是一样的。

接下来HR就从一系列的角度回怼这个大学生,如英语能力的衡量、计算机能力的评比、对专业的认知等各个层面对比分析。听完后连我这样一个双非学院的在校大学生都不得不承认:好像真的是这样的。名校与非名校的毕业生差距如此之大,那么又是什么造成了这些呢?



图片来自网络

仍记得当初来到这个并非理想的大学时,还带着高考失利的不甘与不服从眼前的昂扬斗志,为了不想轻易承认失败,我问了很多人,已毕业的或未毕业:名校和非名校出来的学生差距真的很大吗?答案无疑是肯定的。于是从那天起便许下誓言:我一定要努力地奋斗四年,把这种和名校毕业生之间的差距在毕业那天缩至最小。

可事实并未按照预期上演,两年过去了,当初的誓言早已抛掷脑后视而不见,除了正常的学习生活、我一无所有。不是我不想努力,而是当你处于这种环境之下,去做一个“异类”真的是太难了。

今年暑假,我去了高中同学的大学旅游,她的学校是那个城市最好的一所高校,也就是所谓的“985”。朝夕生活了两天才知道这种差距真的不是一星半点。那个时候已经是七月初,自己的大学同学半数都回了家,可她们班大部分人仍然在学校忙的热火朝天,有暑期修习双学位的、出去实习的、各地作为交换生的,每个人都仿佛有一种强烈的使命不能虚度一寸光阴,心里不禁感慨:这才是祖国未来的花朵们应有的样子,看看自己班的同学,一大半放假就往家跑,剩下的无非出去旅游做兼职就像我这样,大家好像没有继续学习的意识。

让我最震撼的是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而这一点恰恰是身处双非学校的我们最为缺乏的。那天他们的一门专业课成绩出分数了,当查出了自己分数并未达到预期时,她没有像我们一样只是内心暂时不痛快但过后淡然处之,而是从自己、老师、同学各个方面去分析总结原因所在,最后问了班里的其他同学分数也是这样时,才知道这种结果是老师的评分标准而不是自身的失误。于是以学习委员的身份去找老师询问原因来给全班同学一个答复。回顾自己,出成绩最关心的就是挂没挂科,而不是分数的高低,虽说分数不是最重要的,可身为学生关心分数却是必要的。

她云淡风轻的说起了考试周的日子,一天到晚的背书做题,有时候甚至背着背着眼泪就留下来,感动于自己的当下的努力与拼命,可偶尔黎明半夜醒来,发现室友已在灯下,倒也不觉得自己有多么心酸,她苦笑着自己的无奈:“当身边到处徘徊着优秀的人时,我会羡慕他们同时也会向他们不断学习以缩小彼此的差距,正是在这种大环境的压力之下,自己也在不断的向优秀的人看齐从而一点一点的变优秀。



然而我们大部分的人是怎么样的呢?

老师不点名的课能逃尽量逃,也从没想过逃课给自己带来了哪些,上了一个学期的课连教室在哪都不知道;学习只停留在课堂,最关心的学习问题就是考试前老师画的重点;一入寝室便回到醉生梦死的状态,连吃饭都直接点外卖送到门口;一个月去图书馆的次数屈指可数;考试前去了几趟自习室就把自己给感动了,临了还要拍个图发朋友圈感慨自己的努力奋斗。

我们理所当然的认为这是大学生的常态,把所有的大学生归于一类,却从未思考过与自己不同层次的大学生日常究竟如何,我们不是活的太失败,而是看的太狭隘,总以为所有人都和自己一样虚度光阴,然后抱着这种莫名理想的心态继续得过且过。

我们的眼里只容得下同自己一般境界的人,却忽视了真正值得自己学习的那些“异类”。大一的我们怀揣着美好希望与炙热梦想,总认为自己能活的比被人明白,将来也一定比别人成功,然而这种精神终将被时过境迁的生活磨平棱角,最终我们都成为了芸芸众生,只能去仰望那些曾经我们努力向往的样子。

那么非985、211的我们又该怎么做来缩小这些潜在的差距呢,《精进》里说过一句话:一个二三流大学的学生,能够勇敢以名校学生中档乃至高档水准来要求自己,才是恰当的做法,他也一定会从中受益。事实也表明,即使非985、211的人因为一直以来的严于律己而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和那些名校毕业的人一起发光发热。

谁也不希望自己永远背负着非名校的名号,但我们对已发生的事实无法做出改变,只能通过不断的学习进步以高标准要求自身来缩小自己和名校学生之间的差距。愿我们在毕业之际步入社会时,我们不会以一句:“对不起,我本科不是985、211的”来掩盖自己与名校毕业生之间的差距。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