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个自己曾经认识错误,后来纠正的价值观。
之前,我是挂名基督徒,每周日去一次教堂,或者每半个月去一次,每次迟到早退,不耐烦。
之前,我记得一句经文“凡事祷告,凡事交托”,由于我对整本圣经不熟悉,也不学习,所以对这几句经文很执着,真的是凡事祷告。
如果祷告的事情顺利,那我就感谢上帝。如果不顺利,就质疑上帝,有时候还咒诅。真是的,我就是小信的人,生命幼小的信徒。
有一次,晚上去教会排练舞蹈,回来后发现钥匙丢了,进不去出租屋,所以就问上帝,上帝呀,我为你奉献自己的时间,排练舞蹈,你却让我进不去家门,我不信你了,上帝啊,你看不见吗?
虽然也会想起《约伯记》里“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但是事情真的临到自己,真的胜不过血气,总是被血气挟制。
后来,看唐崇荣牧师的神学书《信仰、试炼与得胜》
明白了,不是祷告什么,神就给你什么。这样的话,神成了你的仆人,神成了第二性,你成了第一性。
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当时主耶稣"就忧愁起来,极其难过,便对他们说:'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你们在这里等候,和我一同警醒。'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祷告说:'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26:37-39)
有时我们不明白神的旨意,因为我们没看见好处在那里?我们烦燥,等不及祝福的来到。好像小孩子只看得见糖好吃,看不见也想不通苦药有什么用。
在看不见、想不通的时候,要忍耐、信靠、顺服,要绝对承认神的旨意总是好的,在他没有错误,我受苦是与我有益。约瑟最可贵的黄金时代是怎么样渡过的?被卖、被诬、被囚、孤苦伶仃、流落异邦。
到他年老的时候,回想他的一生,居然对卖他的哥哥们说:「从前你们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许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创五十: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