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读书笔记:写在开头

从小就知道了列夫托尔斯泰和他的《战争与和平》。但总不敢去碰触。

因为它被增加了太多的美誉,什么最经典,刻画最深刻啊,因为它的地位太高了,所以更加不敢碰。怕无知毁了这本书,也怕无知毁了我自己。

就像天注定一样,等一个人需要一个合适的时间,等一本书也需要一个合适的年龄。若不是在知乎网上大家把特朗普的经历与拿破仑相提,若不是阅读《海权论》的时候,马汉从文笔里就看的出他对拿破仑皇帝的崇拜和对19世纪法国巅峰的描述,还有为了更好的了解那段历史,终于,把《战争与和平》加入了我那稀薄无比的书架。

如果在以前,看这样的书,最关心的就是情爱,毕竟那是年轻时最好奇的事物。随着时间和事情的推进,也是因为每一个书本的解读都是对自己人生的解读,现在关心的是每一个人物的命运和性格,关心的是人物的想法和他的实践。或者再大了以后我会被更多的东西所牵绊,但毕竟每一个节点都是宝贵的。我想我们做读书笔记,一是为了更好的理解书本,更可能的,是记录我们这个时候的状态和思想,至少在日后,回头翻翻这过去,也是值得一番记忆和怀念的。

因此,为了感谢有一个记录思想的平台能够让我这样的凡人发表微薄的言论,也为了感谢《海权论》这一部经典,把我带入了那星光璀璨的18-19世纪,我更要好好咀嚼,细细品味这一道菜。根据作者,也可以说厨师,慢慢的品味,他的每一篇章,顺着美味一路吃下去。当然,既然吃了,那也要给个点评,如果能在思想对话中,被列总看中,赏赐几个宝藏的钥匙,那更是高兴。

不管怎么说,这就写在开头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你的思路清晰吗? 我们每个人都有三大习惯:行动习惯、身体习惯、思考习惯。对于前两者我们还多少能了解一些,可对于思考...
    鱼知私塾阅读 424评论 3 6
  • 你的脚印终于不见了踪影 一路奔跑 风说 它已化做雪花飘零 我固执的捧起一片雪 融化在心窝 有那么一首歌 一段路 真...
    流沙l阅读 323评论 0 2
  • 1.13 回家路上之车厢之旅 (ps:国庆坐火车,想起来自己寒假时候写的,保存一下) 春运第一天,我可能是上了假火...
    不能拉的二胡阅读 19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