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高考完大学之后自己长大了不少,20岁是个年龄的分水岭,20以前每年都差不多,20以后每年都变化很大。
现在已经没有那种可以无话不说的朋友了,随着距离、际遇的改变。一开始因为说起来理解费劲,所以转而向另一个人倾诉,形成了不同的事对不同人说的局面,看似好像啥事都有倾诉的对象,但实际上已经失去了那个无话不说的对象。
也想交新朋友,但好像很难维系。大学以前,都是同教室班级制,大家都长期在一个班上,抬头不见低头见,久而久之就熟悉了,交朋友、维系友情也很容易(相比现在)。而大学是异教室班级制,虽然大家名义上是一个班的,但上课的教室总不一样,座位也不固定,每次课堂上座位旁都是陌生人。固定的教室是熟悉的开始,在这里约着一块吃饭跑步散步都比较自然、对不善于打交道的人来说很友好。但没有固定的教室,没有熟悉的基础,留下的就是不安。好不容易有了熟悉点的同学,可是随着课程安排一个星期才见上一次面,学期结束后也许再也见不着了。如果没有主动的人去联系这段感情,也许就放一段落了。就是有这么一个主动的人,也许还会顾及、对方也想这样联络吗?
同教室班级制随着大学的开始而结束,情感好像也要进入快餐时代。课程、小组、社团,这些碎片活动将人短暂链接在一起,也许是不善于表达和交际,我反正没有在这其中交到现在还联系多的朋友。我遇到的最好的情况是:在这些活动中相处得挺像朋友、说笑打闹聊心事,但是这些碎片活动一结束,短暂的感情也结束了。
真的像一辆列车,人来人往,每个位置都有人,每个位置都在换人,但有时候,也不是每个位置都有人。
所以我有时候会,急切的想找人补齐、补齐那个位置,但无济于事。
其实也不是每个位置都有人列车才能前行,只有驾驶员的列车更轻盈、行驶起来更节能,没有乘客的列车更安静,驾驶员能够更集中注意力去驾驶。
那么,只管向前开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