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余香

记不清有多久没有给孩子唱摇篮曲了。这几个月来,我们的日子兵荒马乱,不要说摇篮曲,就连睡前读诗也难以维持。

他在另一头安静地睡下了,怀里抱着前几天从班级义卖活动中淘来的小皮球。窗帘没有拉严,皎皎的月光从窗外照进来,房间里有一种令人感动的静谧。我忽然说:“妈妈好久没有给你唱催眠曲了,要不要听?没有字的那种……”

“嗯。”

我俩同时想起了桑桑,想起了桑桑病重时,温幼菊搂着他哼着那支歌。没有歌词,却有一股无形的力量。

“嗯嗯……嗯……,嗯嗯……嗯……”

我唱了起来,这种不成调子,没有歌词的曲子,他小时候经常听。

我忽然想起一个问题:“这种歌曲,要是写进作文里,那可怎么写啊?”

“肯定不要写那么多重复的字嘛——那样多呆板呀!就写,婉转……”

“对!婉转,悠扬……睡吧,睡吧。”

我一边唱,一边轻拍他的肩。几分钟后,不知是这无字的催眠曲起到了安神作用,还是他本来就疲乏,他很快就睡着了。

我想,如果孩子每天都能这样,平静而满足地入睡,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情感的支撑,对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是多么重要呢?就像《草房子》里的温幼菊,幼年所患的重病没有击垮她,因为有爱她的奶奶,有奶奶那一句“别怕”,感到绝望的时候,她才能保持内心安静,既不感到恐怖,也不感到悲伤。

我甚至那样想:我已见过太阳了,见过月亮了,见过麦田和风车了,见过那么多那么多的好人了,即使明天早上真的走了,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当我重新翻开《草房子》,重新读到这一段,读到温幼菊对着桑桑说“别怕”的时候,我的心再次被震撼了。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一种信念,一种朝着不可预期的黑暗前行的勇气。

个体的生命是多么脆弱,多么渺小,每个人都像茫茫大海里的一叶扁舟,随时会遭遇险滩和礁石。而一旦我们有了勇气,就会无惧生活中的惊涛骇浪,勇往直前。

《草房子》这本书我和瑞读过很多次,也谈论过很多次,关于油麻地小学,关于水乡,作者有很多精彩的描写,然而最令我们念念不忘的,是温幼菊给桑桑唱的这首没有歌词的歌。没有歌词,只有几个抽象的叹词:“咿咿……呀……”

这几个叹词组成无穷无尽的句子,在缓慢而悠长的节奏里,轻柔却又沉重,哀伤却又刚强地在暖暖的小屋里回响着。

这是小学生的必读书,不知道孩子们以他们童稚的心如何理解以上这段话,我如今再读,只觉得百感交集。那是一种混合着中药的苦香和人情的馨香的味道。不管过去多少年,我仍能从平凡的生活中品味出那些文字的余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读曹文轩《草房子》--药寮 立在炉上的那只黑色的瓦罐,造型土气,但似乎又十分讲究,粗朴的身子,配了一只弯曲得很优雅...
    朗月微光阅读 1,817评论 3 107
  • 《草房子》读后感 “也许,我们谁也无法走出自己的童年……”翻开《草房子》,这一行文字清晰地映入我的眼帘...
    xwsf朱洁仪阅读 1,071评论 0 9
  • 走进《草房子》,享受阅读的快乐 寒假里,再一次捧读曹文轩的《草房子》,掩卷回味,余味无穷。在享受阅读...
    凌子杂陈阅读 866评论 1 5
  • 桑桑是油麻地的孩子。油麻地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目睹过,感受过,甚至体验过。他的那段小学时光,几乎都是...
    冯瑛蕊阅读 726评论 0 0
  • 让我哭了的一本书 天雨,也是好事。 放着音乐,一直把蓝牙音箱放来没电了,又用手机放,让音乐肆无忌惮的响着,在空旷的...
    疾静左剑阅读 31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