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是走出舒适圈的捷径。

日更演讲,成就梦想。

各位超级演讲家们,大家现在好。

我是谦益。满招损,谦受益,我是一名能说会写的少儿书法老师。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题目是《跨界,是走出舒适圈的捷径》

在分享之前,首先感谢一下,我的引路人——叶晓丹班长,是她带我进入到了坚持星球,进而了解到日更写作和日更演讲;感谢一直为我赋能的张胜萍大哥,因为你的赋能和社群的温度,让我坚持了下来;同时感谢我们的感召女王叶慧班长,是她的感召,让我很幸运的来到了17班这个大家庭里面。同时也感恩,在17班默默付出的战友们。

下面开始我的分享。

一,线上的学习,让我开始遇见更优秀的自己。

以前的我。

早上卡着点起床,不吃早饭。下班回来先倒沙发上追剧,草草的吃点晚饭,上床玩手机,翻朋友圈到凌晨十二点多,困得实在睁不开眼了,才睡觉。导致第二天早上起不来,精神不振。恶性循环不断加剧。

周一休班,一天都在荒废中,有的时候一上午都不起床,饿的受不了了,叫个外卖,吃完继续上床翻朋友圈或者看电视。

现在的我。

用三个多月的时间,逐步养成了早起的习惯。

起初早起读《羊皮卷》《绕口令》,慢慢加入了“早安阅读”和练声,再到现在基本在早上完成的“声音训练营”打卡。

我很乐意把晓丹的早安阅读转发到我的朋友圈和微信群里,和大家分享写一份美好。

完成这些任务后,整个人的状态都特别的好,是向上的状态。

所以我想说的是参加双日更和训练营,并没有影响我的工作。因为即使没有做线上的这些事情,我早上的光阴也是白白的流逝,毫无价值。现在做了这些以及自我提升的举动,会让时间更有价值,让工作更高效。

二,跨界,是走出舒适圈的捷径。

在线下的工作里面,在我们习惯的工作氛围里,领导有自己的固定的行事风格,员工有自己的行为习惯,慢慢单位里面就会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惯性环境。

家庭也如此。这就是我们的舒适圈。我们一直在这种环境里工作和生活,很有大的突破。

走出舒适圈,这句话很火。但怎么去做到呢?我认为,跨界,是走出舒适圈的捷径。

跨出来,感受不一样的世界和不一样的场域。就像我们的日更演讲社群。演讲,和我的主业没太大联系。但是当我们跨进日更演讲大门的时候,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大家来自各行各业,各显神通。

在17班有

日更演讲群24小时不夜城的创始人:Summer 老师

10分钟制作美味早餐达人:悦华老师

60秒育儿知识分享创始人:爱燕老师

打造牛人学习链接者:明老师

打8岁开直播讲堂的:多言多语老师

古灵精怪表情女侠:周思岐老师

等等大咖。大家思维不断的碰撞,不断的赋能,不断的注入新鲜的知识和营养,大家一起裹挟着成长。十分美好。

就像前段时间演讲训练营的战友,通过学习演讲而实现了业绩的八倍增长。就是很好的例证。线上的学习一定要滋养线下的工作,自己的学习和提升才会更有说服力。

今天在和战友互动的时候,我似乎有了自己在线上变现的方向。摸索摸索再向大家汇报。我想之所以会有这个思路,是交流的结果,是思维碰撞的结果,是主动链接的结果,小伙伴赶快活跃起来吧。

三,做社群的活跃分子。

不管是线上的社群还是线下的工作生活。活跃的人,都是得到“好处”最多的人。

当你活跃了,你所发表了自己的感悟和观点,得到大家的点评和认可,你又会有新的收获和认知。
当你活跃了,大家才会注意到你,当你不停的被注意到的时候,你离领导层就更近了,你的层次就提高了,考虑的问题就不一样。你会更加利他,服务的人会更多,自己的价值就更高。

论链接的重要性。详细情况请看我的日更文章《怎样才能让大咖注意到你呢?》

在线上去表现自己,提升自己的层次,要比线下容易的多。因为线上少了很多单位复杂的人际关系,大家是有共同的追求才相聚在一起的,更容易团结在一起。自我提升的会更快。

总结。

第一,自我提升对工作有益,而非耽误时间。

第二,勇于跨界,接受新鲜的血液,再去给养自己的工作。两全其美。

第三,主动链接,做积极分子。

感谢叶慧班长,新生班长,以及各组小伙伴的辛苦付出,才有了今晚精彩的呈现。感谢您们。同时感谢大家的聆听。谢谢大家。

最后呼一下,我们的班呼“极致践行,团结共赢”。17班,一起加油,雄起。

我的分享完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