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阿伊里
想跟大家讨论一些“心理”问题
今天,我看了《奇葩大会2》,忽然发现李松蔚老师来了。北大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博士研究生,从本科就开始学习心理学的他。,居然说,心理学是“没有用”的。
因为面对咨询者,他经常说:
优秀的人总是如此谦虚!
接着,他说出了自己的观点:“这个世界没有应该不应该”。
其实,在他的临床经验中,发现他与咨询者存在着错位现象。来心理咨询的一般都会期待心理专家给出指导性、专业性、可行性的建议和方法。
但是,他说是咨询者花钱买他的时间来听他们讲,他实际上是一个倾听者。
这个观点在《毕淑敏心理咨询手记》里也曾多次提到有很多事情我们埋藏在心里,朋友不能说,亲人不能说,只好花钱买一个陌生人的时间来倾诉。
在书中第三个板块“与成功对接的那一小步”第五个案例:轰毁你心中的魔床
她说,“人是追求理由的动物。其实,所有理由都来我们心底的魔床,那就是我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观念。它潜移默化地时刻评价着我们的言行和世界万物。相符了,就皆大欢喜,以为正确合理;不相符,就郁郁寡欢,怨天尤人。”
这种魔床,有一个最通俗简单的名字,就叫作“应该”。
我们为何习惯性地被这张魔床控制,我们在意他人的眼光,我们在意别人的评价,我们在意周围以及自身的一切,而从来都是忽略自己最真实的想法。
社会鼓吹,我们应该是优秀的、可爱的、无坚不摧的。
你看,人家年纪轻轻就开豪车住别墅。
是呀,最显眼的物质衡量,可以在短时间内摧毁一个人心里脆弱的墙。
我记得刚开始学习描写人的时候,经常有个写作套路:在老师眼中,她是个好学生,在父母眼里,她是个乖孩子,在朋友眼里,她是个热情开朗的人。
但从没有说,在自己眼里,我们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李松蔚谈到自己的育儿故事。他说,女儿刚出生,他就买了一本育儿的书。书上说,孩子在几个月的时候应该是什么样,在一岁的时候应该教她什么,什么时候注意培养她的能力。
后来,他注意到书上说,孩子在九个月已经会呀呀学语,但是他的孩子却还不会。他开始恐慌,开始焦虑,怀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有了什么问题。
一边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一边是一本书。
这书上说,这个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可是到最后却发现这个人与这本书说的不一样。
自己的第一反应居然不是这本书写错了,而是这个人是不是长错了。
我们甚至会无数次的对照着书来审视自己,用书中的结论现象来判断自己。但是,人是一个有思想的生命体,我们的大脑,我们的样貌,我们的性格,我们的价值观,每一方面都是独特的。
我们需要承认我们的不完美,坦然接受自己的缺陷。
卡梅伦·韦斯特的《24重人格》中,问题的最初就是作者觉得自己应该是什么样的,不应该是什么样的。
他越是阻挠自己,身体里的24个不同性格的人就会以不同的方式伤害着自己的身体。
他不接受24个他我的存在,心中的魔鬼就越发的想要粉碎他。
毕淑敏说,心理学家在与咨询者交谈的时候,绝不能先入为主而是跟随咨询者,让咨询者自己说出内心的困惑。
其实咨询者内心是知道自己如何做才能避免或者解决问题。但是很多情况下,会碍于面子,碍于他人的眼光,不断地阻挠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一旦挤压过重,那些就像洪水猛兽一样吞噬人的理性。
我们的传统教育中,对于心理问题的重视、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都极为有限。甚至在几年前,一个人要是说自己心理有问题,大部分人肯定会认为是精神病。
至今印象深刻的是,我的伯父因为之前计划生育,伯母的二胎不能要。计划生育办公室的人非要伯母打掉,否则就关起来。
把家里的生意也停了,孩子最后保住了。可是,伯父却得了抑郁症。经常低烧,四肢无力,整个人总是昏昏沉沉。
中医西医都看了,十几年一点好转的迹象都没有。直到有一天,遇到一个中医,那个老中医 一点药都没开,就只是跟伯父聊天。
老中医问,家里的经济来源、孩子的情况、伯母的情况,唯独没有问他自己病情。伯父向来沉默不语,那天居然说了好多话。
他说,“我以前很能干,家里条件也很好,有自己的生意。可是为什么那群人偏偏顶盯上我们家?我应该是家庭美满,孩子平安的我应该是幸幸福福的可我不是。”
“你为什么要这样惩罚自己?”
老中医问,“为何不做些改变?比如接受现实?”
伯父终于在自己的意志和家人的帮助下,回到了正规。
“人是追求目标的动物,必须要有精神的指引,追索自己存在的价值。
人的最终目标是争取幸福,而幸福不是金钱的成就,是灵魂的成就。”
最后推荐几本相关的书籍、电影和微信公众号
书目:
《毕淑敏心理咨询手记》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24重人格》
电影:
《心灵捕手》
《美丽心灵》
欢迎大家留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