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合理之处在:
徽宗天子,至圣至明,不期致被奸臣当道,谗佞专权,屈害忠良,深可悯念。
至圣至明和奸臣当道丝滑地融合在一起,那狗皇帝知道有人这么为他遮掩么?
“至圣至明”四个字,全书出现过三次。
第一次是第七十一回,梁山大聚义后,宋江正式提出招安的施政纲领,被鲁智深一帮人抵制,于是祭出那句“至圣至明”给兄弟们洗脑。
第二次是征辽的时候,辽国试图招降梁山军,吴用有些意动,但不好说得太直白,于是先给皇帝发了个好人卡,然后委婉地向宋江提出“从其大辽”——当然宋大哥不同意。
第三次出现在大结局里,几位贼臣已经在计划除掉宋江了,旁白了居然来了这么一句,说不是皇帝无能,奈何奸臣有高达——也不知道作者是真的这么想,还是在说反话。
对了,中间李师师也说过“陛下虽然圣明,身居九重,却被奸臣闭塞贤路,如之奈何?”但这话是当着皇帝的面说的,奉承的成分较大,当不得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