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参与工作之后就极少看电视剧,去年《琅琊榜》是唯一一部看完了的。因为珠玉在前,对风起长林也有了期待。主要的人物背景和精神气质继承了第一部,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但是发生的故事是完全不同的,这也是编剧聪明的地方,隔代故事才会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先说电视剧本身的审美,是我比较喜欢的,场景、服装、对白以及画面的质感都很有古意,也很符合古装权谋正剧的气质。演员的表演也难得,黄教主这一次终于摆脱了被群嘲的尴尬局面,得到很多夸奖。还有像出演长林王的孙淳、梁帝的刘均,荀飞盏的张博(好喜欢飞盏这个角色)以及反派郭京飞(看他演的濮阳缨简直就是一个阴森森的妖人啊)都在努力地刻画人物,以求给观众留下印象。
除了长林男儿热血忠义、守家卫国的剧情,跟第一部剧情紧密呼应的明朗少年萧平旌,就像极了第一部的林殊,今天也最想聊聊刘昊然小弟弟饰演的这位长林王府二公子。
在目前播出的数集里面,他是一个飞扬跳脱天赋过人的少年郎,既有公子之尊,毫无纨绔之气。在一篇剧评里还看到一句:成为梅长苏之前的少年林殊应该就是萧平旌现在这样的吧。一样的都是金陵城里最明亮飞扬的少年,睿智聪慧,懂人性里的好,也不怕人性里的恶。
这样健全的性格还要从他的成长环境说起:
一、有爱的家庭环境
在故事展开的时期,长林王府只有四位主人:长林王萧庭生(对,就是祁王的那个遗腹子)、长林世子萧平章、世子妃蒙浅雪(蒙挚的侄孙女,也是与第一部呼应的一个人物)、长林二公子萧平旌,人不多但是成员之间相亲相爱的日常是风雨欲来的长林府的一抹亮色。
长林王是典型的严父,身为皇帝倚重的王爷,又是一军之将,他深明宦海沉浮明争暗夺的残酷真相,所以对两个儿子要求严格,严格之外他其实也十分慈爱,萧平章中箭受伤,他心急如焚,亲自守护。在重要问题上,他了解大儿子沉稳内敛看事情深远,能够与他平等沟通,父子之间相互尊重体谅也爱护对方。
长林王对小儿子的爱则完全不同于大儿子,更多时候言语更加严厉,是因为萧平旌性格过于跳脱,如果还一味施以慈爱只怕就会走入纵容放肆的误区,但是萧平旌某次与兄嫂玩笑时冲着门外大喊,“我还是最想父王的”,可见这对父子之间关系其实也十分融洽。
兄嫂之间的相爱小日常,对于萧平旌来说也是一种正向的家庭氛围的引导,有爱的家庭里孩子才不会产生匮乏感。拿现在的家庭教育观点来看,夫妻关系是一个家庭的主体关系,夫妻恩爱的家庭远比一切以孩子为上的家庭更加健全,孩子也更有安全感。尽管母亲不在了,但是兄嫂之间的相爱也让这个家更加团结温暖,对未来的萧平旌来说,兄嫂也成了他爱情婚姻的好榜样。
与此相反的是,莱阳小侯爷萧元启,他原本是先帝的嫡亲长孙,同样可以拥有令人艳羡的璀璨人生,但是父亲早逝,遗腹子的他跟随寡母长大,母亲当然爱他但是他的母亲是一个被怨恨嫉妒牢牢困住的女人,她爱自己的儿子,但是怨愤的心怎么生产快乐,还让儿子也分享到这种快乐呢?
二、基于信任的自由
年少的萧平旌被父亲送到了琅琊阁,远离庙堂,身处江湖,他自在地长大,又是蔺晨阁主教养,自然是养成不受拘束的性子。
之后因为大哥受伤回到了父兄身边,尽管常常受到父亲口头的责备,但是也会肯定他的所思所想,尊重他的分析,放他前去大同府调查,放他带巡防营去接燕惠王……
年少的萧平旌拥有地不单单是自由,更难得的是被家人信任,把他当做一个重要的家庭成员去信任,父兄也在用行动告诉他,“你应该承担更多,也可以承担更多”。
信任和自由难得就在于中国家庭里,太把孩子当“孩子”了。小太子元时和莱阳候元启,就分别面对这样的困境。
元时是太子,年仅十岁,他其实并不需要成为最明亮的少年,他的目标是成长为最有权势最懂制衡的帝王,也因此在母亲那里他基本丧失了自由的空间,要么是在书房读书,要么是在母亲的陪同下写字,因为在他母亲看来只有这些才是正确的。
元启是皇帝的亲侄儿,原本善良,也向往着大展拳脚,作为萧氏儿郎建立一番功业,但是他并没有得到多少被信任的机会,因为他父亲的原因,皇帝伯父暂时只打算尊养他;而他的母亲也始终在向他传递一种思想:你的处境不如别人,你注定不能如别人堂堂正正地立于人世,不能像别人一样争取,她从来没有想过把儿子当成一个成年人让他了解真相,相信他让他去按照自己善良的本心去选择一条原本光明正当的路途,去决定莱阳侯府的未来,最后只能因为母亲的惨死,被他人利用沦为棋子。
三、对于自我身份的认同
在本文开头,我写了本剧的主要人物背景和精神气质继承了第一部,这种继承也影响着萧平旌的成长。
剧中有一个情节是,长林王带着两个儿子在新年晚上,祭拜一个无字牌位,说了很长的一段话:
真是让人热血沸腾,斯人已逝,但是风骨犹存,存于后代的传承之中。在这样的家族传承之中,作为后代的萧平章萧平旌兄弟对长林王府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内心的也更加丰沛有力。对自己家族身份的认同也会激发出强烈的责任感,成为一个正义的优秀的人成为了长林王府传承中的精神内核。
说到关于家族教育的这一点,我推荐大家看看公众号『永福村』写的这一篇文章:失落的家族拼图。
以上,是我看这部剧的一点感受,纯属个人观点,不一定正确。
在我的观念里,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一个人成为怎样的人,18岁之前的家庭教育和18岁之后的自主选择同样重要,但是18岁之前的家庭教育是一个基础,很大程度上决定个人性格心智的走向,而18岁之后要做的事情就是自己对自己的不断修正和雕琢。有的人基础比较好,不费力气就可以完成自我打磨;而有的人基础比较差,那没有办法只能自己多花力气,而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人觉得太难了就放弃了,而有的人锲而不舍,这就是人生千差万别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