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写作?
除了少数人是出于兴趣或抑制不住外露的文采,相信简书中大多数人和我一样,希望通过写作增加收入、改变困境,甚至实现财务自由。
一场疾病,打破了我的人生轨迹,虽然现已康复,但却无法将事业的航道扭回正轨!同辈升职成领导,后辈顶了原先岗位,而我从安排工作,变成被安排工作,从听汇报,成了事事汇报......这种失落和落差让我找不到归属感,甚至失去了自我价值感。工作中,好与坏,忙与闲,似乎都与自己无关,与其说是照顾,莫若说是被边缘。失去掌控权,让我心生惶恐,生怕一不小心,又会被命运再次推向万劫不复之地。
我想要重新掌控人生,于是一年前,我在简书上筑起了巢,希望通过写作,走出一条花香路径:挣点小钱,点缀生活,甚至幻想一写成名,挽回人生败局。然而,攒文数篇、投稿数次,却总被拒绝,阅读者寥寥,也因着工作虽不顺利,但还能糊口,遂就放弃作罢,搁笔离巢。
春去秋来,一晃四季又轮回,工作况境愈加微妙,离职的念头不断徘徊。然而一无人脉、二无所长、三无健康的我,却只能心生天下之大,却无属于自己安适之地的无奈。于是,再次回到简书,重新筑巢。
不可否认,一些过来人真心无私,分享写作的真知灼见:投读者所好、思读者所想、言读者之言......字字珠玑,但我的领悟力不强,水平有限,所以无从复制。
于是乎,管他什么模式、套路,只管我手写我心,我所有、我所思、我所感⋯⋯遂成了我笔下的人、事、情……
也许,在专业人眼里,这算不上写作,缺少峰回路转的构思、缺乏严谨缜密的逻辑,文笔也不甚流畅优美,顶多算是文字的堆积,但是,我却在码字中感受到活在当下的美妙。
以前,为了战胜病魔,我也试着实践感受当下这一重要疗愈之法,可每每冥想,我的思绪却总是飘忽不定,不是瞻前就是顾后,不是回忆过去,就是惶恐未来,总之,意念心思都不在当下,更无从感受当下的力量。
但是,码字的过程,我的起意动念专注地围绕着此人此事、那时那景,既没有时间悔过去,也没有机会想未来,一分一秒变成一笔一画,一思一念变成一句一言,从无形到有形,我看到了能量的转换,也开始感受到当下的力量。
突然想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雕塑师因为长相狰狞而求助寺院法师,希望法师能告知长得慈眉善目的密诀,法师让他为寺庙雕刻一百尊佛像作为交换。雕塑师没日没夜的雕啊,刻啊,终于完成了一百尊佛像,送到寺院,并请法师告知密诀。法师把他带到水缸边,请他细看水中倒影。雕塑师惊喜地发现,原先狰狞的面孔不复存在,水中是一副平和安详的容颜。原来,雕塑师在雕塑时,总是会有意无意地去揣度和模仿人物表情,天长日久,也就与雕像面目相近。之前他雕塑了很多妖魔鬼怪,因而变得面目可憎,而在雕塑模仿佛像中,他也雕琢去了自己的丑陋。
所以,当下的力量是什么?每一个当下,每一个起心动念,会在不远的将来以物质的形式呈现。
所以,我为什么要写作?我想,我找到真正的答案,不求回报,但求管好、用好意念心思,在码字的过程中不断修行,也许不经意间也会有好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