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中作表率当模范——服务中心大局,争当 “奋勇争先、再上台阶”排头兵

在福建省委“奋勇争先、再上台阶”的号角声中,全省上下正以“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为引领,锚定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基层作为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既是实践的“主战场”,也是创新的“试验田”,必须立足实际、勇担使命,在服务大局中争当各领域的排头兵与领头雁。

一、以“敢为争先”的魄力,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产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福建省委提出“对标一流、争先进位”的要求,基层单位需围绕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培育精准发力。

1.重大项目牵引:福州台商投资区的福建丸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春节后迅速复产,智能生产线全速运转,成为“工业压舱石”的缩影。厦门中创新航高性能锂电池项目总投资150亿元,规划产能30GWh,为新能源产业链注入强劲动力。此类项目印证了“一项目一对策”机制的有效性,基层需以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项目早落地、早投产。

2.传统产业焕新:南安市通过“泛家居”产业联盟整合石材、水暖等传统产业,布局海外体验店,推动产业链全域化升级。泉州市百川彩纺科技通过智能化改造,24小时高效生产再生纺织品,抢占国际市场。基层实践表明,唯有以创新驱动传统产业向“高、智、绿”转型,方能实现从“制造大省”向“智造强省”的跨越。

3.新质生产力布局:福建省海洋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鹭江创新实验室)的成立,推动海洋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基层需因地制宜,依托数字福建、海上福建等战略,培育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二、以“实干争效”的担当,深化改革与开放新格局

改革与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双轮驱动”。省委强调“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提效率”,基层需在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开放中展现作为。

1.优化营商环境:2025年首个工作日,福建召开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推动市场、法治、政务等六大环境改革。龙岩市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漳州推行“拿地即开工”模式,均彰显基层改革的务实作风。

2.内外贸一体化:福建荣耀健康科技等企业入选内外贸“领跑者”名单,产品远销东盟国家。基层需支持企业“两条腿走路”,通过自贸试验区与海丝核心区建设,拓展国际市场空间。

3.区域协同发展:福州都市圈、厦漳泉都市圈加速同城化,沪明、广龙对口合作深化。基层应打破行政壁垒,推动产业链跨区域联动,如武夷新区高新技术创业园通过标准化厂房建设,增强产业集聚能力。

三、以“深学争优”的自觉,筑牢民生福祉根基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省委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是硬道理”,基层需在城乡融合、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中践行人民至上。

1.城乡融合发展:漳州东山县澳角村通过直播带货带动15万单渔获销售,村民收入显著提升。福建城镇化率达71.04%,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10,基层需以特色产业和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差距。

2.公共服务提质:惠安县投入13亿元推进教育优质均衡,三明市富兴社区服务站实现医养结合,莆田城厢区加速棚户区改造。基层需以“绣花功夫”补齐教育、医疗、养老短板,提升群众获得感。

3.党建引领治理:连城县塘前乡上琴村通过党支部带头发展特色种养业,实现脱贫摘帽。基层党员干部需当好“领头羊”,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四、以“系统思维”统筹全局,书写福建实践新篇章

1.统筹发展与安全:防范金融风险、守牢生态红线,如闽江流域综合治理与节能降碳行动。

2.弘扬文化自信:福州三坊七巷、泉州非遗游园会以文化赋能文旅消费,展现“闽人智慧”的时代魅力。

3.青年创业赋能:福安市青年创业协会免费培训3000余人,孵化创业项目,为县域经济注入活力。

“潮头逐浪勇击桨,无边胜景在前方。”在省委“奋勇争先、再上台阶”的部署下,基层干部当以“争”的斗志、“实”的作风、“闯”的锐气,在产业发展、改革开放、民生改善中勇当先锋,为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书写更多“基层答卷”。唯有如此,方能不负时代使命,让八闽大地焕发更蓬勃的生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