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的第一节英语课,老师推荐了一篇推送——《死亡是人类最好的发明》,平心而论,如果平时看到这样的标题,我应该是不会点开的,总觉得凡是与“死亡”有关的话题无非落脚在过好当下的每一天,未免有点老生常谈。但是惊喜之处就在于话题还是老话题,却有人翻陈出新。
印象最深的是文中讲到芬兰的墓园多建在城市黄金地段,而且修建的像花园一样,比起给逝者烧纸钱,更多情况下,他们会带着书在那里给逝者读一下优美的文章。本来文化有差,也不能说我们的行为就多差劲,也是世代相传的原因,大家更愿意去延续这一传统。但是这中间反映了一个问题——什么东西更重要。我们的先辈们给逝者烧纸钱,因为他们觉得钱对于逝者更重要;芬兰人的先辈给逝者诵读,因为他们觉得逝者更喜欢这样的问候。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说:“我每天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会不会完成我今天想做的事情?”。我想乔布斯的意思应该是想要表达我们应该明白自己最想要追求的是什么,然后抓紧时间去做。但是我问了一下室友这个问题,大部分的回答就是回家和父母、朋友一起,把自己一直心心念念想吃的东西吃掉……然后安安静静躺在棺材里等死(大奇葩!),虽然样本有点小而且代表性也不够,但是我想大部分人应该不会累死累活的去执着于难以得到的东西吧,毕竟大限将至,还是在最少的时间内将自己能实现的愿望实现吧,尽量将遗憾留的少一些。
所以说啊,把每个新的一天去当作最后一天生活并不会让我们更执着地向目标前进,相反,在这种情绪的引导下,我们很可能仅仅止步于此,去享受。
但是这个问题可以让我们清楚自己最在乎的到底是什么。那么,想和亲人朋友们在一起的朋友,记得再忙也要保持一定的联系;想要得到某样东西的朋友,记得现在就努力一点,通过积累尽量早点得到;想要经历某件事的朋友,记得现在就开始吧。
最后,用刚看到的李笑来的话结尾吧:
就人的主观感受来说,时间的运动肯定是加速度的。这就是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都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所以你现在就明白“最后期限”(死亡时间)不是固定在某一个点,而是朝着你加速扑来。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任务,永远不要再问“什么时候开始”,因为答案只有一个: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