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梵高

    想了很久,最后还是买了一张《至爱梵高》的电影票。


图片发自简书App



    电影的开场是一段悲情的交响乐,导演是谁、后期是谁我根本没有看进去,而脑子里回放的除了音乐还有以前看过的梵高专里的故事,是他如何一步步的走向死亡的过程。想着想着不禁默默流下眼泪。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一次知道梵高是在小学的美术书上,记得当时老师让我们理解这幅画。那时还小不知道一副向日葵有什么好理解的,不就是一幅画吗,就像我现在看当代的很多写实油画一样,画的跟照片一样有什么好看的,拍个照片不比话的好?

    真正开始理解他的作品是在高中学画画过后,他的画总是徘徊在笔触粗旷而不粗糙,色彩鲜明而不艳丽,景物夸张而不突兀。

    再当我看了《梵高专》这本书,了解了他短暂的人生经历过后,对他的画作又又了新的理解。

    他的作品中,有他对世界的幻想,在他幻想的世界里,向日葵像火焰般对他热情,星空入孩童般跳动着,周围的草木、房屋也都在想他招手。

在那个冷漠的世界里,他的画作却是那么温暖、炙热。他用绘画表达着他对生活的态度,尽管周围的人对他冷漠他依旧回报以温暖。


图片发自简书App


    敏感的他一直想证明自己是个有用的人,命运却一次次的跟他开玩笑。想要有所作为而并不被亲人和朋友认可。

    可能是周围的人都不认可他,而他又找不到发泄的对象,从而让他对绘画一发不可收拾。

    画画时的他安静而又躁动,淡定而又疯狂,在绘画的世界他或许能暂时忘掉周围世界带给他的无尽伤痛。

  在对于别人嘲笑、谩骂、欺负他的时候他选择忍让,在别人误解、讽刺、侮辱他的时候,他选择沉默。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我想,他可能是想爆发来着,所以在死前一年,他不停的画画,不停的想真名自己终有一天可以改变自己的现状。可还没等到那一天,死亡便向他招了手。

    无论是自杀还是他杀,他最终还是向命运低了头。

    记得电影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加歇医生的女儿说的一句话:你想知道他是怎么死的,你又知道他是怎么活的吗?

    可能对于梵高来说,活着比死了更痛苦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与别的教育家不同的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职业生涯大不部分时间都是在帕夫雷什中学等几个学校度过的,例外的是在卫国战争时期...
    白彦军阅读 511评论 1 0
  • 从青涩到成熟,从校服到婚纱,从他妈到我妈,从我爱的人到我的爱人。 2017年10月30日 星期一 晴 文|深海梦...
    深海梦影阅读 1,563评论 46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