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阅读活动可以设定为朗读、品析、积累三个板块来一步一步落实教学内容。
首先朗读时,注意整体感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为古体诗节奏韵律等方面的特点,注意朗读语气的把握。
此诗以七言为主,朗读时依然遵循“二二三”或“四三”的节奏,如“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除一处语气词“呜呼”为二言,余者皆为九言,可将九言句视为七言句的延长,依其句意读作“四二三”或“二四三”、“二二二三”,如“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古体诗因内容的转换而换韵,如诗的第一层“号”“茅”“郊”“梢”“坳”等韵脚产生急剧节奏,更添紧张氛围;第二层“力”“贼”“去”“得”“息”等韵脚现在看起来不押韵,但在唐代它们是押韵的,此点向学生做简要说明即可。
整首诗因描绘秋风破屋、屋漏难眠的困窘之状,表现杜甫推己及人、忧心天下的仁者大爱,所以朗读语气不宜高亢激昂,而应读出忧心民生疾苦的深沉,读出愿为百姓牺牲的坚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