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什么时候需要简单

图文皆原创

自从在2014年初读了山下英子的《断舍离》之后,追求简单生活成了我不时或忘的小习惯。不管是居住环境、办公环境、买东西、用东西、甚至穿衣服、学习东西、与人交往都会想着怎么去做减法,才能让自己生活得更舒服,更自在。

1 环境

以前出去逛街,看到什么喜欢的都想买下来拿回家装饰。现在不但没什么逛街的兴致,就算偶尔出去一次,看到好玩有趣的,也只是看看,并没有冲动要买它。家里的摆设也是精简再精简,除了基本的大件,如床、书柜、电脑桌、梳妆台、衣柜,没有别的物件。这样的好处是,能保证放在家里的都是自己想要的,看到的都是自己喜欢的。平时打扫、搞清洁也方便多了,基本不花费什么时间。

单位办公桌和平时使用的电脑也是一样,随时清理和归纳。时刻保持桌面简洁、有序,环境清爽了,内心也跟着清爽。

2 置装

青春年少时,特别喜欢穿很女性化的衣服,怎么花哨怎么来。现在只有一个要求,怎么简单怎么来。根本不想在穿衣服和装饰上花费过多时间,一切以简洁为主。天冷的时候可以几条牛仔裤+几件衬衫渡过一个冬季,夏天可以几条裤子(短裤+西装裤+小脚裤),和几件T恤足矣。就连裙子也倾向于买连衣裙,款式尽量简单大方就行。尽量少在这些事情上花时间和心思,追求极简生活。

3 学习

二年前的我,在学习新东西时,还一直追逐几条线并行,看到什么感兴趣的都想学习,都想拥有。以为自己可以玩得转、Hold得住,现实总是打人脸,最后总会发现自己就象去山上掰玉米的小猴子一样,看见桃子扔了玉米,看见西瓜扔了桃子,看到兔子又扔下西瓜,去追兔子去了,最后只好空着手回家。

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如果自感不是时间管理的达人,不用给自己太多压力,反过来说也是贪心。同一时间周期内,什么都想要,到最后可能哪件事都没做好。痛定思痛后,我选择了把目标聚焦,不断做减法,提取优先级,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对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全力去做。当目标聚集之后,慢慢地效果也显现出来,这就是学习上的简单化。

4 社交

我曾经跟着彭萦学习过MBTI人格测试,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我在人际交往上游刃有余,那是因为多年来刻意练习才稍微改变了部分性格。既便到现在,我获取能量的来源依然是向内求,性格是偏内向的。

大量时间的独处,是我自我充电的主要方式。尤其是经过前二年的深度思考,在人际关系上,我有意地减少了许多无效社交,比如之前经常性的约朋邀友,吃饭唱K,四处游玩等。把这些向外求热闹喧嚣的能量,用在与自己相处上。人一旦静下来的时间越来越多,寻找到自我的可能性就会增多,最终我找到了自我,很多之前迷茫与无解的东西,渐渐想明白了。

朋友不求多而杂,只求有三俩知心老友,能遥相守望即可。需要彼此时,一直都在,就是最美好的感觉。

5 情感

年少时向往轰轰烈烈的爱情,有曲折离奇的剧情,波涛起伏的情绪,总之越丰富越好。及至年岁渐长,盼望的却是能谈一场细水长流的爱情,和一个温润如玉的男子,过一份平淡如水的生活。不想有波折,不想玩花样,不想耍心机,和对的人相遇,应该是自然而然的就靠近了彼此。不需要猜疑,不用去求证,不必玩三角游戏去证明什么,不需要复杂,不玩什么套路。当你遇到的人,和你玩套路,玩三角游戏,互相猜疑时,说明这份可能的爱无须争取,因为不适合。

在情感上的简单,可能只是我的一厢情愿,哪里有什么简单的人与事。但我依然渴望能遇到一个如我一般渴求简单的人,放下一切预设和复杂,爱就爱了,而不是人为把感情搞得复杂如解题。想想都无趣。

我始终认为,人的精力有限,爱情不过一件小事。如果它耗费太多时间与精力,以致于令人无法完善自我,没有闲暇去追求更重要的东西,不要也罢。

人之所以能时时活得清醒自爱,就是因为剔除了那些不必要的复杂,澄澈了内心,理想才会浮现,这就是我所追求的简单生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当你被别人讨厌 某方面说也许你正在初露锋芒 不要怕 从生到死不会每个人都喜欢你的
    给你吃吧阅读 190评论 0 0
  • 对于青春期叛逆的少女,顶嘴是一件平常的事情,被惹怒了,心里的不满爆发了,多难听的话都能说出来。我和我母亲,就是这样...
    hellokittybibi阅读 305评论 0 1
  • 前段时间在马来西亚槟城街道拍下的一小部分,自己还是很喜欢的,准备下来再做一个详细的游记给大家
    Mo知尹线阅读 635评论 0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