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逻辑层次的内部分类
按照逻辑层次六个层次的属性,我们可以对这六个层次进行分类,有两种不同的分法:
1.分上下两部分。这一分法把逻辑层次分为上三层和下三层。对于一个人来说,下三层属于一个人的外在部分,也就是我们能够从外部看到或观察到的;上三层是一个人的内在部分,是外人看不到的。因此,下三层更多的是处于浅表层,而上三层则往往会涉及到一个人的人格与尊严。所以,在批评一个人的时候,尽量针对下三层进行,而在表扬一个人的时候,则可以尽量向上走,以起到激励的作用,但也要注意不要过分夸大(往上),以避免脱离实际,否则,就成了“怕马屁”。
2.分上中下三部分。下面的部分包括最下面的两个层次,是与“事”有关的,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环境/资源),做什么事(行动)。从第三层(能力)到第五层(身份),是中间部分,与人有关——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能力,最看重什么,想成为谁);我们在开展讨论发表意见时,尤其是在就讨论内容提出批评意见时,经常会说“我对事不对人”,到底是不是真的“对事不对人”呢?我们可以看看他的话语指向的是哪个层次就知道了。上面的部分就“愿景”这一个层次,它指向的是人与外界的关系——为了谁(或什么事物)而活,为了谁(或事物)而做某件事;当某个目标实现时,还有谁会从中受益。
以上是关于逻辑层次及其内部运行机制的有关介绍,以后我们会针对不同的情景或事件来介绍逻辑层次的一些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