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读完一个人的朝圣的时候,除了钦佩哈罗德的勇气,感怀奎妮的坚强,叹息莫琳的遭遇,忽然发现自己以前一直要给远足强加各种意义,比如磨练意志,比如锻炼身体。就像给人生强加各种意义一样。其实哪有那么多的意义?
哈罗德踏上漫长旅途的过程中,最大的难题,不是身体的老迈和旅途的辛劳,而是给远足这件事寻找一个恰如其分的,能让自己坚信不疑的意义。是为了看望老友?但是坐火车半天就能到,为什么要选择走路。是为了逃避莫琳?一个毫无温情的家庭,两人心中打不开的心结,不是靠走路就可以解开的。加油站女孩给他附加的意义是,他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必定感染和鼓舞奎妮,让她战胜癌症,康复起来。事实是这样的吗?奎妮拖着残缺不堪的病体,等到了哈罗德,然后死去。哈罗德的远足,延长了她的生命,也扩大了她的痛苦。当死亡是最好的解脱的时候,她忍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依然在等他。哈罗德的远足,对于奎妮来说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对于莫琳,两人冰释前嫌,坦然面对抑郁自杀的独子已经死亡的事实。与其说是哈罗德的远足促成,不如说是莫琳自己放下了。她不再跟那个犹如鬼魂的,臆想出来的儿子对话。她放下一切去寻找哈罗德,跟他拥抱,是她从心底原谅了哈罗德,也原谅了自己。
那哈罗德的远足,就毫无意义了吗?从现实意义来说,是的。他既没得到金钱,也没得到人脉,所谓一起远足的朋友,不过是希冀从中获利的商人,一旦明白无利可图,就作鸟兽散状。他的身体得到锻炼了吗?恐怕,一个退休老人,用这种方式来锻炼,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意志得到磨练了吗?或许,一个退休老人,用这种方式来磨练,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回到开头的问题,做任何事,都必须要强加出一个意义来才行吗?做任何事,都必须要从这件事里面得到什么好处才行吗?哈罗德在走路的过程中,离开了熟悉的俗世生活,让自己的身心都得到了弥足珍贵的宁静。他有了余暇去关心自己的身体,有了精力去回忆自己的过往。远足只是一种形式,把远足换成坐车,换成打坐都没有关系,关键是获得内心的宁静,真正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感知自我。哈罗德从对奎妮和儿子戴维的自责和愧疚中,逐渐得到救赎和解脱。莫琳也在独自一人的生活中,逐渐发现,自己表面上对儿子无微不至,但事实上却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那样爱自己的儿子,她责怪和怨恨自己的丈夫,又何尝不是在埋怨自己。她宽恕了哈罗德,也宽恕了自己。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越来越多人,在追名逐利中忘记了自己是谁,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把自己活在别人的嘴里,却不知道把自己的内心拿出来晒一晒,看看它还是不是当初那一颗心。或许,我们大家都缺这样一次用双脚丈量土地的,心灵的远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