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你学习了吗?——《决战大数据》感

图片发自简书App

看互联网书籍是为了证明自己,朋友总和我谈论经济学、互联网知识,但我哑口无言,虽然前两个月我看了20本书。

今天继续分享车品觉的书《决战大数据》。开始正文前插播一则我最近的感想。

已经有6天没有更文,全身被掏空。

上次的标题《大数据你真的了解吗?~~》,留言说没有看见自己想看的,心中很内疚。

有人说“简书已经不是当初的简叔了,连神圣的首页都会跑出标题党”

有人说“简书是一个适合写作的地方,但不适合阅读”。

有人说“为了年薪百万开始成为斜杆青年,比如码字”

来简书78天我写了21篇文章。上过一次首页,最高点击量1000+,最低45次阅。从“开始关注点击量”——到“不在乎”——再到“关注点击量”。

因为小六哥我来到简书,开始输出,开始写作。每篇文章我都要用五个小时,但我都害怕看 ,怕它惨不忍睹。

我马上工作了,这周被四件事情反复折磨着,结果一件事也没完成。我不知道自己从事什么行业,在安逸和奋斗间摇摆。昨天学校双选会,800土木人只有50个对口岗位,我认为自己是最努力的,但不是你努力就可以很好的找到工作,方向很重要。

一、《决战大数据》

2005年阿里巴巴开始处理大数据,2011年阿里巴巴开始运营大数据(如支付宝)。

相比上本大数据,本书更通俗易懂,《一本书读懂大数据》主要在讲解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的特征等等,反正我没怎么看懂。《决战大数据》毕竟是阿里巴巴数据委员会会长著作,我看了两遍,这是值得反复阅读的大数据书籍。

对于科技文我更多的是传播,自己知识的局限,不敢妄自谈论,误导大家,下面是本书部分总结和感想。

二、从数据化运营到运营数据

案例:问一个数据管理上最现实的问题:“大数据如何备份?”毫不夸张地说,大数据已经这么庞大了,如果再备份一次,你的成本起码会增加两倍三倍……

1、大数据,为什么很多人只会谈,不会做。现在大数据存在的问题是用数据的人不知道大数据从哪里来,做数据的人不知道大数据如何使用,收集数据的人并不清楚未来使用数据的人要做什么,即人的断层。

2 、大数据的本质就是还原,如果没有这个概念,你就不知道未来你需要什么数据,就更不懂得什么是重要的数据,到最后只会产生越来越多的无从辨别的数据。

3、“活”的数据的收集,就是要跳出既定思维的框架,从相关联的行业和业务中去收集能够为现在所用的数据,找到能够更好地佐证企业现有业务决策和发展的数据。

“活”用数据,就是你是否能看出这个数据本身的局限是什么。一方面,是我们的数据为用户体验改善了什么;另一方面,企业在使用数据时,对活数据的运用解决了什么问题或者开创了什么机会。

4 、数据分类的四个层次分别有公开数据、内部数据、  保密数据、  机密数据。能够辨别关系、身份的数据是最重要的。这些数据应该是有多少存多少,永远不要放弃。在大数据时代,越能够还原用户真实身份和真实行为的数据,就越能够让企业在大数据竞争中保持战略优势。

5、数据的盲点,在要评价用户是否对页面感兴趣时,数据就出现了物理盲点——企业没有精确的数据来描述用户是否对商品感兴趣。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企业在商品详情页上用技术的手段作上标记,以记录用户在页面上是否有动作以及是否滚动屏幕去看更多的内容。

负面数据像坏人一样思考“坏人”之所以会对“未知”的情况如此关注,是因为当“坏人”的风险实在是太高了。

三、阿里巴巴的大数据秘密

混、通、晒、存、管、用

1#内三板斧

混、通、晒

“混”:即数据部的人要混入市场部,因为只有具备商业敏感的数据分析师,才会懂得使用什么数据来驱动公司实现经营目标。

“通”:即将收集来的数据和所处的电子商务场景进行打通。

“晒”:即通过数据来回答这几个问题:业务好还是不好,数据如何改变可以让业务更好,如何利用数据帮助业务发现机会,甚至产生出新的商业价值。

2#外三板斧

存、管、用

“存”:就是把数据收回来、集中起来、存起来。

“管”:数据存储下来之后,数量和广度都很大,就需要对之进行完善的管理特别是大数据出现后,数据的精准与否更加重要。

数据是有优先值的,在数据中有些是特别核心的,有些即使缺失了也没有多大问题。所以,我们要学会真正坐下来盘点那些对公司最有价值、对用户最有价值的数据。

“用”:数据的分裂和重组,都能做到颠覆性创新。针对电商可借助日均UV、浏览转化率、购买转化率、笔单价、人均笔数这5个指标(平均值)进行分析

更多大数据方面的知识可阅读书籍《一本书读懂大数据》(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书籍!!!);或者关注车品觉的微博。

最后写得不好的地方请指正,谢谢哒!!

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