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读书,再次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学是否科学?是否有效?是否长久?在这个过程中,不由得想到了小任同学。
我九月一号接班,全班53人,班主任张老师说以前56位同学,转走了两人,还有一位同学在美国,国庆节后回来。当时我就想:已经去美国一年了,再回来不知道能不能适应中国教育了。忙忙碌碌的九月在我与家长和学生的不断磨合中匆匆而过,转眼就迎来了国庆节后的第一天上班。早上一进教室,孩子们就叽叽喳喳地叫起来:“任习源来了,任习源来了……”小任同学也笑眯眯地和我打招呼:“Hello!”我仔细端详:胖乎乎的圆脸蛋上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大大的耳垂,扁平的鼻梁,嘴巴里发出有些沙哑的童声,配合着脸上浅浅的雀斑、蓬松的头发,身后背着一个有点儿显小的书包。——这就是在美国呆了一年的样子?我瞬间脑补了一下美国西部牛仔的懒散和衣着——也许,就该这样子吧!
上课后发现小任的书写是个大问题,名字要么写个狂草的“任”,要么写一行飘逸的英文。后来和妈妈交流才知道,他在美国一年都是电脑学习,根本没有拿过笔!好吧,为了不让小任鄙视我们中国的教育和教师,我决定对他因材施教——让他根据自己的节奏调整学习进度。他妈妈告诉我在美国时给他讲过我们的数学课本,我就把适应中国课堂学习作为他的主要内容。
有一天学习画线段图解决问题时,他非常认真地举手提问:“亮亮老师,我必须用直尺画图吗?我用笔大致画一个图就理解意思了,这样不可以吗?”我本来想直接告诉他用直尺画图可以标准的表示出量与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可是觉得这不是以他为主体。于是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比他的图还“抽象”的图(多1/3我却画了两倍的长度),然后把数据标上去让他分析。他紧盯着我画的图,足足有一分钟,然后“哦——”了一长声,接着说道:“也就是说画的图的关系和题上的关系得是一样的。” “对了,”我接着说:“第一个图就是一个标准,只有把它用尺子画标准了,第二个图才能和它去比较啊!”通过这样的方式,我想引导他学会用纸和笔分析、理解数学关系。
如果说数学课是面对面的交流,那么作业和测试就是成果的展示;;只是这个果子有些不成熟。第一次计算测试小任只做了几道口算题,而且还都没有约分!怎么办?我和他父母约定先不得分数吧。课下我就只和他练习计算,在家也让家长配合练习计算。慢慢的他的口算能对上几道了,我就赶紧表扬,他也很高兴。看到这个样子,结合去年的失败案例(去年一个五年级17.5分的孩子经过大量补课到最后六年级毕业只有14.5分),我每次小测试都给他表扬、发奖品,因为他要么对的题目多了,要么对的步骤多了,或者卷子写的内容多了,反正一定有进步的地方。慢慢的,他的计算对的题目越来越多,到期末复习的时候,有时他的计算天地都能全对(我对他从来不要求简便计算,只要对了就行),我就在全班表扬,在班级群里表扬。渐渐的,他对自己的计算有了自信,一考试完就要和大家对计算答案。也许,他已经慢慢适应了中国教育吧!
我又想到了永祥,从第一次月考时的三四十分,到最后的八十多分,关于学习内容我从来没有吵过他,有的一直是表扬和鼓励。有一天晚上他爸爸很兴奋地给我微信发图片,说孩子在家里一边哼歌一边站着写作业,也许,他当时也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吧!
还有参加体育队的小曹,学习中演草纸用的越来越好;调皮的跃严,在罚他做了一个月家务劳动后总是主动问我测试成绩;还有爱打篮球的小王和小吴,两个人的数学成绩你追我赶谁也不服谁……我没有整天对着孩子们说成绩,但是我关注了他们更多的习惯。也许,当我们的注意力从孩子的学习分数转移以后,孩子们才会拥有了更多自我的关注和觉醒,才会收获更优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