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既是所有浪漫的结束,也是残酷现实的开始。
我们再也回不到绿树成荫的校园,阳光斜照的课堂,绿草茵茵的操场;再也碰不上不旷课则已,一旷课就被逮的辅导员,打饭喜欢抖勺的食堂阿姨,夜里十一二点回宿舍还会替你留门的宿管大叔以及一起抄作业、一起打游戏的大学室友。
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接踵而来的坑,租房坑,面试坑,工作骗局,人际假象……我说这些并不是在贩卖焦虑,只是就事论事,这是多少血与泪写成的现实。知乎,微博,小红书上类似的现实比比皆是,其中大学生占一半。
不过,也有盆友走的是截然相反的道路,从大学到工作都与浪漫作伴。但是人间清醒的是类似的人只是少数。怎样解锁这类人的幸运密码?值得我们探究。
而我们今天主要讨论的还是多数人所即将碰到的毕业焦虑,尤其是我们旅游管理专业。
我先来分享一些最近收到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即将毕业的盆友实实在在提出来的,大家或许感同身受。
一&
毕业焦虑一
痕哥,在吗?我是一名旅游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最近有些茫然,希望你能指点一二。
这段时间,我问了一些考研已经上岸的学长学姐,他们告诉我,旅游管理专业读研“水得一批”,建议我慎重选择。或许他们的观点也比较片面,可是我已经复习到了今天,我不知道到底该不该考?
最近,我咨询的那位学长还告诉我,觉得在疫情下就业比较困难所以才去读研,谁知读研竟是这种结果。听他这么一说,我直接蒙了。
再者我们旅游管理专业读研究竟能做什么?我以前看见一位学长发了一些旅游行业的天花板,感觉除了销售,好似我们也干不了什么。
知乎上的旅游博主我也看了一些,觉得那些大佬都只站在现有成绩之下进行旅游解读,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既够不着,也摸不到。
而且,我们对许多技能也知之甚少。比如,我了解到,有辅修数据层面的,可是再一探究就无前辈了,应该辅修什么样的数据?市场需要什么?我们怎么样和工作对接?
痕哥,我觉得我们专业还不错,只是我不知道该怎么走。我在考研路上碰到了一些学长学姐,他们以及我的同学甚至是我,都在考虑是不是可以找个学校去当老师算了。
希望痕哥指点一二。
二&
毕业焦虑二
前辈,在吗?麻烦指点一下,我觉得我还是比较焦虑,没有想好究竟毕业之后能做什么,想做旅游,但是一点经验没有。你也知道,学这个专业的,实习基本上都是在酒店,与旅游其实没有什么关系。
三&
旅游从业人员现状
首先,我得对这些信任我的盆友说声抱歉,毕竟我毕业两三年了,虽然一直在旅游边缘疯狂试探,却是一事无成,没有任何平台作为背书,所以提出的建议也毫无权威可言。
但是作为学长,还是可以与大家掏掏心窝子。下面我就结合现阶段的一些工作经验以及学过的一些有价值的观点与大家聊聊。
先说旅游现状,在后疫情时代,我们做旅游的,或者说但凡能喘气儿的,第一要务就是活下去。数据我就不列举了。但是怎么活?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部分人率先出局,选择转行。有的卖房,有的卖车,有的卖保险,有的摆地摊……这部分人基本上离开了旅游,完全投入全新的行业,从零开始。
一部分人坚持了一两年,最后选择半隐半退。
还有一部分人选择了坚守,但并不是一成不变。他们把对旅游的挚爱与现阶段的潮流、政策、科技结合,进行微改造,从而变现,养家糊口。
比如导游+短视频IP打造,我们比较熟悉的有,杭州小黑,西安冰蛋,普陀小帅等等。
他们在运用抖音、快手这些平台进行带团直播、文化输出、个人IP打造,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同时,走上了直播带货的道路。有团时带团,没团就带货,对于疫情的抵抗性怎样,大家可以琢磨一下。
现在也有旅游团队专门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对短视频比较了解的盆友可以试试,而怎么试?需要什么能力?这些问题不在今天讨论范围之内。
除此之外,还有研学。研学这个概念大家再熟悉不过,只是近几年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然而“双减”政策落地之后,确实又让研学火了一把。
此话怎讲?
大家常见的学科类教育培训已经在走下坡路了,企业转而开始进行布局素质类教育培训,比如劳动课、手工课等等,而它们不就是低配版的研学吗?
虽然我这样说有点肤浅,但是从实际操作来看基本上就是这么回事。常规的研学基本上已经成熟了,比如科技馆学习、博物馆考察等等,而在“蓝海”领域的项目却还是值得我们探究,比如城市职业体验,大学体验等等,这些大家都可以去了解。
只是研学说一千道一万,抗风险能力也不咋地,稍微一有风吹草动,学校就会“闭门不出”,毕竟学生安全第一,出了问题,谁能担责?
大家可能在许多新闻上都看到一些惊为天人的数据,比如清明时节旅游人数飙升,创造多少收入,但是实际上与旅游(导游)或者说与我认识的导游没有什么关系。
游客基本上都是自驾游或者周边游,只是想出去露个营,透口气,看看油菜花或者回家上柱香而已。
以上就是对旅游从业人员现状的片面介绍,遗漏之处甚多,恳请大佬勿喷。毕竟我们还在底层摸爬滚打的人,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啊。
四&
焦虑根源与解除
那么大家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焦虑?探根究底,说得通俗易懂一点就是,无知。
大家不要错误或者过度解读,我并不是在骂人,而是在阐述一种状态。大家还都没有入局,没有真正涉足旅游,只是以局外人的身份在认识旅游,有点像是“隔岸观火”。
没有进入圈子,你就不了解游戏的规则,所以说是无知。
或许大家会反驳我,痕哥,我们在大学里也学了不少旅游知识,也不算无知吧。也对,但是你了解那些知识的实用性吗?这个问题得大家自己考虑了。
怎样解除焦虑?
第一
大家大三大四还是多读书,多了解,不要着急,不要道听途说,也不要“病急”乱投医。
圈子决定思维,跳出现有圈子,换种思维方式看待问题(工作)。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做,那就学习提升自己。
就拿“焦虑一”来说,我支持大家考研,但是理由绝对不是疫情之下就业困难,先考个研再说,而是想让大家进阶不同层次的圈子,在提升学历的同时,开阔眼界,拓宽思路。
牛顿说过,“如果我比别人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就是这个道理。
同样我们也可以换位思考一下,那些学长学姐为什么说旅游专业读研“水得一批”?
首先我们可以了解一下他们的院校怎么样?是普通的旅游院校还是985、211?其次他们的导师怎么样?最后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他们自己的学习能力怎么样等等。
这些问题都可以换位思考,我们每个人在同样的环境里对外界做出的回应是不一样的,否则就是道听途说。
没有自我辨别能力,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就两个字,茫然。
第二
摸着石头过河。
此外,虽然最近几年大家都在内卷体制考试,考公,考编的人与日俱增。但是痕哥还是希望大家审慎选择,于人于己都要负责。如果只是茫然而上,浪费了时间不说,结果或许也不尽人意。
请你不要心慌,不要着急。我们要知道,旅游非常宽泛,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你没有涉足之前或者没有到达彼岸之前,心里难免就会产生焦虑。而还想从事旅游工作的盆友在校期间可以尝试一下以下工作,积累经验,做到心中有数。
一是尝试着做兼职研学导师,先搞定小学生再说。不要只停留在维护安全、秩序上面,还要学会讲解,输出一些内容。
二是找老导游带你,破点财,报个团 复制一下成功经验。预先取之,必先予之。
三是进兼职导游群,带几个纯玩团,先拿他们当炮灰,经验不就赚到手了?一个再牛的导游也不是什么地方都去过,胆子要大而心要细。温馨提示,持证上岗。
四是学些实用性技能,导游不能只靠嘴,还要有一些过硬的看家本领,比如唱歌、摄影等等,不然可替代性太强了,要有“个性”。
五是平时可以研究一下携程,马蜂窝这些平台上的旅游产品,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他们是怎么控制价格、时间、成本的,旅游六要素就在那儿,学会整合资源,是创新型玩法和颠覆性思维的开始。
六是多读书、读好书,书中是否有所谓的黄金屋?我不知道,但是多读书、读好书,可以摆脱固有思维束缚。旅游要的是会玩的人,只有自己会玩,才能让客人的眼前一亮。
七是尝试写点游记,分享给你身边的人,以后你去带团,还愁找不到话题吗?
以上建议在以前的一篇文章里也提过,还算比较实用。要是大家还有什么好的建议直接后台踢我,不必客气。
六&
痕哥寄语
有好的选择就努力争取,如果失败了就在工作中开辟道路,胆子大一点,步子快一点,就能缩小差距。
痕哥虽然没有考研,有些遗憾,但是不咋后悔,毕竟年少无知,我已经和他和解了。
大家碰到的这些问题,我们都有,只是年纪大了,就遗忘了。我之所以写下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就是想让大家都明白,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有这些问题。
用来访者的原话来说,就是,“人都是到了特定时期才会生出一些提问,我觉得最好的是可以有个参考。”
以上内容并不只是旅游管理专业的问题,而是我们毕业生都会思考的问题,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祝好。